股价倍升流通量低 西锐飞机融资是时候
西锐飞机大股东减持股份,套现近7亿港元,料公司有机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重点: 过去半年,西锐股价升幅逾倍 母企被列入美国制裁名单的阴霾渐淡化 刘智恒 作为香港市场第一只飞机制造股,西锐飞机有限公司(2507.HK)自去年7月上市后,并不受市场注目,但随着今年股价的飞升,开始渐渐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公司大股东中航通飞香港亦趁机减持手上股份。 西锐发公告,中航通飞香港于7月3日以每股39.98港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折让8%),出售1,750万股西锐股份,占总发行股本的4.78%,套现近7亿港元。出售完成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由原先的84.97%跌至80.18%。 减持翌日,西锐股价即时受压,开市后一度跌7.4%,但仍力守在40港元关口,收市报42.15港元,只跌3%。似乎大股东的减持,对股价的实际影响没原先估计严重。抗跌力强的背后,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西锐的投资价值。 上市受尽冷待 先说说西锐的前世今生,中航通飞香港的母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称中航工业),于2011年从美国的Klapmeier兄弟手上,购入Legacy Cirrus的70%股权,公司有两条飞机产品线,一是SR2X系列,主要供零售客户使用的单引擎活塞飞机;另外是愿景喷射机,供零售客户或在较小范围内包机运营之用。 中航工业接手后,西锐业务蒸蒸日上,其中SR2X系列飞机于过去23年间,一直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单引擎活塞机。西锐早有上市打算,岂料2021年,美国将中航工业列入制裁清单,虽说西锐未被列入其中,市场还是对此有保留,毕竟美国政府态度阴晴不定,来自当地的质疑声音亦从没停过。 因此西锐去年中在港招股时,就受到市场冷待,公司发售5,488万股,只占发行股份的15%,公开发售的更只有548.8万股,占发行股份的1.5%。 最终公开发售超额仅0.56倍,国际配售亦只超额0.57倍,结果以近下限27.5港元定价,集资净额只有13.92亿港元。当时公司引入五名基石投资者,购入8.51亿港元股份,持股量为8.5%。 有望坐上融资快车 西锐的实际集资极为有限,而且五大基石投资者分别是国调基金二期、太仓高科、常熟东南、无锡建发新投及无锡金投,没有国际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也没有内地著名私募基金,很大机会只是为支持西锐上市的友好。撇除基石投资者,公司实际在市场流通的股份只有6.5%。 上市首半年,股价长期在20港元水平徘徊,一度更跌至低位16.718港元,较上市价低近四成。可幸是半年后锁定期完结,未见基石投资者大手抛售。相反,踏入今年2月,西锐股价开始如飞机升空,一飞冲天,上月高见47.45港元,较上市价高73%。 股价已大幅上升,加上市场流通量低,今次大股东减持股份,预计公司未来有机在市场进行集资行动;毕竟去年上市融资规模小,如透过股份配售,除可增加资金配合未来发展,亦可将市场流通量提升;若能引入机构投资者,更能进一步优化股东组合。 盈利续增估值合理 事实上,西锐的业绩大有资本吸引投资者。2021至2023年间,收入分别为7.38亿美元、8.94亿美元及10.6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3%;盈利7,240万美元、8,810万美元及9,110万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2%。 2024年的收入按年升12%至12亿美元,盈利大增32.5%至1.2亿美元。公司表示,期内的飞机交付量达到731架,按年增加23架。另外,新增订单更增加114架。订单量增加之下,预期今年的业绩表现可以持续。 至于一直威胁西锐的地缘政治问题,今年特朗普上场后的关税战,对西锐未有影响;即使母公司早已位列黑名单,至今西锐未受牵连。投资者见过了一段时间,西锐未被美国针对,原先的戒心逐渐放下,加上眼见业绩连年增长,都开始对西锐另眼相看。 现时西锐的市盈率约16倍,竞争对手Cessna的母公司德事隆(TXT.US),在美国的市盈率约19倍,相较下西锐并不算高,加上公司今年业绩有望续增长,现价仍具值博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西锐飞机业绩起飞 政治风险影响估值
这家私人飞机制造商今年7月上市,但股价累计潜水超过30% 重点︰ 西锐飞机公布半年业绩,收入增长11.6%,利润也多了23.6%,但股价反弹无力 投资者忧虑西锐飞机大股东中航工业的中国军工背景,其估值较美国同业大幅折让 裴梓龙 大约两个月前,香港股市迎来第一家私人飞机制造股西锐飞机有限公司(2507.HK),这家专做欧美富人生意的公司,最近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业绩,收入同比增长11.6%至4.75亿美元,利润更增长了23.6%至3,560万美元,其业务看来未受环球经济不稳影响。 西锐飞机上半年的增长,主要受益于飞机交付量增加,相比去年同期多交付了20架飞机,同时飞机定价也有所提升,公司的主力产品SR2X飞机交付的平均销售价由去年同期的99万美元,增至约104万美元,增幅约5.1%;至于愿景喷气机交付的平均售价更增长约8.1%,至333万美元。 另一方面,西锐服务及其他收入同比上升约800万美元,主要因为售后零件、JetStream计划及飞行训练的业务有所增长。 虽然西锐飞机上市后首份财报表现理想,刺激其股价在业绩公布后曾反弹至接近20港元,但其后无以为继,上周五收报18.68港元,比7月的上市价27.5港元累跌超过三成。 该公司旗下两条飞机产品线,第一条是主要供零售客户使用的单引擎活塞飞机SR2X系列;其次是供零售客户及在较小范围内包机运营之用的愿景喷气机。以市场占有率及未来交付量来看,公司属行业龙头,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3%,而盈利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也达12.2%。 这类概念独特的股票,本应受到投资者欢迎,那为什么股价反而潜水呢?对于其股东来说,最担心的并不是公司业绩,而是持有其85%股权的大股东中航通飞,而中航通飞正是中航工业(AVIC)旗下公司。 近年西方国家连手围堵中国,在更多方面制裁中国企业。早在2021年,中航工业及若干附属公司已被美国列入制裁清单,美籍人士除非得到相关美国政府机构许可,否则不能购买或出售清单上企业的公开证券。 军方背景惹关注 去年,美国再发出新行政命令,将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列为美国新的对外投资审查制度重点。虽然西锐飞机不在制裁清单上,公司在上市文件中也说明不会对业务运营产生不利影响,西锐飞机的行政总裁Zean Nielsen在上市仪式后也公开澄清,指公司客群是零售消费者,生产的是飞机而不是武器,而且飞机体型小,无法搭载武器,也不涉及军事用途。 身兼中航通飞董事会秘书及西锐飞机董事会副主席的王晖也强调,西锐飞机重视合规制度,保持独立经营,中航工业只是投资者,双方会做好协调。 然而两人的话无法扫除投资者疑虑,加上美国政府的态度随时转变,迭加总统大选在即,当地也一直有不少声音质疑西锐飞机。例如美国智库Rand研究员William Kim曾称,西锐飞机的技术可用于军事用途的无人机;彭博高级航空航天和国防分析师George Ferguson也认为,西锐飞机的产品虽然与中航工业的无人机不同,但其技术对军事用途的客户有一定需求。 然而,生意在欧美市场的西锐飞机,大股东的中国军方背景,对美国始终是一项隐忧,难保美方有一天会出手制裁,届时公司的生意将受到严重影响,毕竟其最大的市场就在美国。而这种不确定性,也许正是投资者的忧虑所在,成为股价持续弱势的主要原因。 从好的方面看,今年4月,西锐飞机的SR10飞机获得美国运输部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生产许可证,这是同类产品中、第一款专门用于培训下一代飞行员的全新设计;同时SR2X和愿景喷气机合计净订单也增加了107架,上半年更推出的SR2X的G7系列,目前已在逾36个国家销售,暂时未见有国家计划封锁这款产品。 西锐飞机在业绩报告中也强调,为扩大公司在美国及全球私人航空业的市场领先地位,未来将专注于通过建立新的维护计划及扩展飞机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一系列客户服务,实现已有客户群货币化、改进飞行训练解决方案、扩大飞机和服务组合、提高生产力、拓展全球市场及打造按需求的私人航空解决方案。 对比同类公司,例如在美国上市的小型飞机制造商Textron(TXT.US),市盈率约20倍。以西锐飞机上半年每股盈利11美仙计算,假设下半年盈利持平,其市盈率只有约11倍,这种估值折让,也许正好反映市场对其面对政治风险的忧虑。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西锐飞机的原罪 最大风险美国打压
私人飞机制造商西锐飞机,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本港挂牌的飞机制造第一股 重点: 西锐飞机去年赚9,100万美元,按年升3.5% 集团母公司中国航空工业被美国列入制裁清单 刘智恒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改写人类的交通发展,地域界限被打破,国与国,人与人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不过,基于飞机造价昂贵,一直用以大型交通运输为主,除非是超级富豪,否则私人要拥有简直是遥不可及。 直至80年后,美国的Klapmeier兄弟既为兴趣也为梦想,在一个简陋的仓库里自制小型私人飞机,并于1987年成立Cirrus Design,1996年注册成立Legacy Cirrus Industries。 经多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活塞类通用飞机制造企业,将私人飞机价格大大降低,最便宜的数十万美元也可拥有。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Dale Klapmeier因对航空业的巨大推动和改变,更被写进美国航空史。 中航工业收购 2011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称中航工业)持有70%股权的中航通飞,将飞机公司从Klapmeier兄弟手上收归旗下,之后急速发展,业务蒸蒸日上。 早在去年中,西锐飞机有限公司已经在港递交上市申请,然而因市场不景下未能成事,本月第二度申港上市,有望成为香港飞机制造第一股。 根据上市申请文件,公司近几年的业绩持续增长,2021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7.38亿美元、8.94亿美元及10.6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3%,盈利7,240万美元、8,810万美元及9,110万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2%。 西锐主要有两条飞机产品线,第一是SR2X系列,主要供零售客户使用的单引擎活塞飞机,另外是愿景喷射机,供零售客户及在较小范围内包机运营之用。集团的飞机在全球销售,价格在62.7万美元至324万美元。 业务持续增长 自1984年至今年2月底止,西锐已交付9,500架SR2X系列飞机,以及500架愿景飞机。集团拥有飞机储备1,383架,当中包括265架愿景飞机的预订。过去三年交付量为528架、629架及708架。 公司旗下产品最大卖点,是每架飞机均配置获专利的”西锐整机降落伞系统“, 当飞机在紧急情况下,降落伞系统会展开,将飞机平稳降落地面,系统自1999年推出以来,已拯救了250余人。 从西锐飞机的业绩表现,市场占有率及未来的交付量看,公司的表现亮丽,在行业上亦属龙头企业。不过,市场最担忧并非其业务上的发展,反而是因其大股东的身份,令西锐的前景蒙上淡淡的一片阴霾。 二次大战后美国俨然为世界一哥,为维护其全球老大地位,不惜一切去对付挑战者,八十年代当日本如日方中之时,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迫日圆升值令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结果泡沫爆破,日本经济迷失三十年。 同样道理,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日感不安,正所谓卧榻之旁又岂容别人酣睡,近几年与西方诸国及部分亚洲国家,联手围堵中国,一方面大幅提升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及实施禁运,另外又不断打压中国科技企业,务求全方位封杀中国的发展。 大股东被制裁 早在2021年,美国将中航工业及若干附属列入制裁清单,美籍人士除非得到相关美国政府机构许可,否则不能购买或出售清单上企业的公开证券。2023年,拜登政府发布新的行政命令,将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列为美国新的对外投资审查制度重点。 虽然在制裁清单上,西锐并未被列入其中,公司亦预计2023年行政命令,不会对业务营运产生不利影响,但现实是美国政府态度或取向随时会转变,而美国当地质疑西锐的声音亦从没停过。 美国智库RAND研究员William Kim指出,西锐的产品虽是小型民用机,但技术可用于发展军事用途的无人机,在中航工业控制下,有机会成为美国的安全隐患。另外,彭博的高级航空航天和国防分析师乔治‧弗格逊(Geo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