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餐厅运营商表示,随着广受欢迎的太二连锁店恢复积极扩张,它在2021年上半年恢复盈利

重点:

  • 九毛九恢复了太二连锁店的积极扩张,今年上半年从一年前的亏损中恢复了盈利能力
  • 虽然餐饮行业整体在疫情期间受到重创,但九毛九的大幅增长表明,它似乎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张劼

新鲜的鱼放在火锅里煮。如今,这种时尚组合酸菜鱼或许满足了中国人的味蕾。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它却未必如此美味。上周他们基本上否定了餐饮企业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Jiumaojiu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9922.HK)发布的正面盈利预告。

尽管在新冠疫情期间与其他餐馆都遭受了损失,但经营广受欢迎的太二连锁的九毛九宣布正面盈利表明,对于那些能够迅速抓住最新餐饮趋势的公司来说,确实是有钱赚的。

该公司2021年前6个月的利润预警归根结底有两个真正重要的数字。一个是归属于该集团股东的利润,预计将达到1.8亿元(2800万美元)或更多。

这扭转了一年前同期8590万元的亏损。2020年上半年正值中国2019冠状病毒疫情的高峰期,当时许多餐馆被勒令停业数月。更重要的是,盈利预警的数字几乎与九毛九2019年全年的1.86亿元利润持平,那是在疫情发生之前,也是该公司近期积极扩张的早期阶段。

另一个重要的数字显示,今年过半,九毛九经营着286家太二餐厅,几乎是一年前161家的两倍。就在太二迅速扩张的同时,它正贡献着九毛九超过70%的总营收。太二的发展快速超过九毛九这个存在更久、公司也以之命名的品牌。

九毛九集团表示,太二品牌得到更多认可、它所带来的收入,以及餐厅运营总天数的增加,是集团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尽管该公司恢复了强劲的盈利能力,但投资反应平淡。在正面盈利预警发布后的第二天,该股实现了2.7%的涨幅,但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里,涨幅全部回吐,甚至不止。截至上周末,该股较公告发布前的水平下跌了9%。显然,投资者很快就对好消息失去了兴趣。

与近期的许多中国股票一样,这只股票在2021年开局强劲,在中国春节假期后的2月中旬左右达到高点。但随后,在3月初回吐了所有的收益,7月30日的收盘价回到了今年年初的水平——显然投资者不看好这盘菜。

但事实是,投资者最近似乎对中国的餐饮板块失去了兴趣。实际上,九毛九在这段时期的表现似乎比一些同行要优秀。

该公司将贝莱德(BlackRock)列为主要投资者,这家美国基金巨头在7月初将持仓比例提高到了7%。贝莱德最近开始减持,其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底,贝莱德已将持股比例降至6.6%。

受疫情冲击的餐饮板块

虽然九毛九今年在股市的“零和”表现并不是特别让人兴奋,但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当红火锅店和投资者之前的宠儿——海底捞,其股票已经从2月份的峰值暴跌了约三分之二,这是其股价在2020年飙升(尽管存在疫情)80%之后的急剧逆转。

另一家火锅连锁店呷浦呷浦(流行的凑凑火锅是其子品牌)的走势更为糟糕。该公司自2014年上市以来,股价在2月初曾一度飙升至27.15港元(约合3.49美元)的历史高点,但在7月底却暴跌至7港元以下。

毫无疑问,中国所有的餐馆都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但稍微借用一下托尔斯泰的经典之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名言,似乎“表现不妙的连锁餐厅各有各的不妙”。

就海底捞来说,一些分析师认为,翻台率的迅速下降——从2019年的每天近5次下降到疫情之后的不到4次——是其股价暴跌的关键因素。就呷浦呷浦来说,今年早些时候高层的内斗引起了投资者的严重关切,从而加剧了不确定性。

那么,九毛九是不是提供给投资者的价值高于海底捞或者呷浦呷浦呢?

根据其最新股价和2020年疫情肆虐时期的收益情况,该公司的市盈率(PE)高达257倍。但如果我们将最新预警中1.8亿元的利润翻倍,假设今年的利润为3.6亿元,市盈率将大幅下降至77倍,这个数字虽然还是高,但更为可控。

根据2020年深受疫情影响的利润计算,海底捞的市盈率更高,达到417倍。但根据它疫情之前2019年的利润,这个数字降到55倍这个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数字。同样,在今年早些时候的鼎盛时期,呷浦呷浦的市盈率有几个月飞涨超过4000倍。但根据其2019年的利润和目前暴跌的股价,这一数字仅为21倍。

因此,基于疫情前的利润,九毛九在这三家公司当中更受投资者的青睐。这可能是因为与两家竞争对手更传统的火锅相比,更为新颖的“酸菜鱼”现在更红。我们必须等到该公司在8月底发布完整的中期报告,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九毛九在2021年上半年的表现。

与此同时,该公司和及其同行可能都在祈祷,希望中国最近暴发的疫情能很快结束,无需大范围的关闭餐厅,这个7月下旬从南京机场开始的疫情,已经波及中国其他很多地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omDoctor provides healthcare

石榴云医抢搭尾班车 赶美股新规前上市

这家在线医疗服务提供商以招股价下限集资约2,000万美元,低于纳斯达克拟议的2,500万美元最低融资门槛 重点: 石榴云医将IPO发行价定在区间下限,其近10倍的市销率使公司估值达4.72亿美元 公司赶在纳斯达克新规实施前完成上市,后者要求所有新上市外国企业至少融资2,500万美元   阳歌 就在上个月,我们报道某中企为应对外资企业上市的新规,突然扩大纳斯达克上市融资规模。但另一家企业,互联网医疗服务商PomDoctor Ltd. (下称“石榴云医”)(POM.US)无视这些待生效新规,仍按似乎不符合新规要求的方案推进上市计划。 石榴云医近两周的最终版招股文件对纳斯达克上月公布的拟修订条款只字未提,新规要求所有申请纳斯达克上市的外企,融资额不得低于2,500万美元。此外,流通股市值低于500万美元的企业,将面临快速停牌退市程序。 当时,纳斯达克声明,已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审批申请,新规获批后将立即生效。若该审批落地,已启动IPO流程的企业将有30天宽限期完成上市,而无须受新规约束。 汽车保险售后服务商青民数科似乎不愿冒新规的风险,上月宣布大幅提升融资规模至3,700万美元(原计划900万美元)。公司在申报文件中援引拟议新规称:“若未能满足修订后的上市要求,或致本公司无法于纳斯达克上市或维持上市地位。” 然而,与青民数科不同,石榴云医本周最终版招股书不仅未提及即将施行的新规,反而仍按7月披露的条款推进上市。相关条款显示公司计划发售500万份美国存托凭证(ADS),约占其总股本4.2%。文件核心内容是每股ADS 4美元的定价,该价格处于原定4至6美元发行区间的下限,对应公司市值4.72亿美元。 周三,该股登陆美国市场后,头两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9%,周四收报4.77美元。 按每股ADS 4美元计算,此次上市募资约2,000万美元,显然未达纳斯达克2,500万美元最低融资的新规。若因估值过高导致股价最终大幅跳水,公司还可能面临新规中针对流通市值低于500万美元外企的快速退市机制。 高企估值 石榴云医服务于糖尿病、高血压等需定期复诊的慢性病患者。截至去年末,其平台入驻医师212,800名、患者近70万名,位列中国互联网医院第六强。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多数医师自带患者资源入驻,这意味着石榴云医平台上的医患关系具备较强稳定性。 今年3月,石榴云医首度公开申请上市,7月更新招股书时我们首次关注该IPO项目。此前的分析中,我们认为其聚焦慢性病领域产生持续现金流的商业模式相对稳健。 不过,我们也指出公司估值明显偏高,即便发行价定在区间下限,似也佐证了此观点。财报显示其2024年营收3.43亿元(约4,800万美元),较2023年3.05亿元增长12.5%。 增速虽非惊人却属稳健,最新营收数据赋予公司约10倍市销率(P/S)。该估值对高速增长的科技企业并非闻所未闻,但对石榴云医的增长水平而言仍显激进。即使龙头的平安好医生(1833.HK)和京东健康(6618.HK),其市销率也仅为5.3倍和2.9倍。 更何况,平安好医生与京东健康分别背靠金融服务巨头平安集团和电商巨擘京东集团。在两家公司均实现盈利之际,石榴云医去年净亏损3,740万元,2023年亏损3,690万元。去年末总资产4,660万元,仅占总负债5.46亿元的一小部分。 招股书中将此列为头号“风险因素”时声明:公司外部审计机构因其财务弱势“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 上述因素均难支撑石榴云医的高估值定位,若按3至4倍较现实市销率计算,公司估值约1.5亿美元,对应流通市值约630万美元。该数值仅略高于纳斯达克拟定的500万美元流通市值门槛,尽管尚不清楚新规会否追溯适用于生效前已上市的企业。 归根结底,石榴云医的上市存在诸多疑点。尽管抢在新规生效前完成上市,但其流通市值未来或将面临最低发行要求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公司业务因持续亏损且缺乏京东或平安这类实力雄厚的靠山,可能遭遇实质性挑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PomDoc does online healthcare

持续亏损现金流紧绌 石榴云医能否持续经营?

这家线上医疗服务提供商,即使负债规模远超资产,仍拟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至多3,000万美元资金, 重点: 石榴云医计划在纽约募资至多3,000万美元,公司以专注慢性病患者的线上医疗业务吸引投资者 这家公司去年营收与利润率双双提升,但现金流紧张且持续亏损隐忧犹存 阳歌 互联网医疗看似在中国是稳赢赌注,可服务数亿计难以触及集中于大城市优质医疗机构的人群。然而,现实截然不同,因为最需要此类服务的人群,往往互联网素养最为薄弱。 平安健康(1833.HK)及京东健康(1688.HK)等行业翘楚虽已实现盈利,却仍未赢得投资者热捧。上周递交的最新版招股书显示,依然亏损的PomDoctor Ltd.(石榴云医)拟登陆纳斯达克,有望成为中国最新上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商。 该公司提供糖尿病、高血压等需定期诊疗的慢性病服务来打动投资者。这一定位颇具战略眼光,原因是该类疾病往往需要高频复诊,可便捷转为线上模式,以优化医患体验。 不过,石榴云医仍承受较大亏损,且缺乏如平安健康背靠金融巨头平安集团,以及电商巨头京东旗下的京东健康,这样的强力财务支持者。正因如此,审计机构在公司存续能力问题上提出担忧,招股书标准风险因素章节将此列为重大隐患。 尽管石榴云医欲效法平安健康与京东健康,但名不见经传的医道国际(ETAOF.US)却提供了反面教材,后者2023年通过SPAC模式上市后股价暴跌,且自2022年报后至今未披露任何财报。 与2020年才创立且企图并购扩张的医道国际不同,石榴云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其根基更为稳固。2015年,其移动端平台上线,在新兴的互联网医疗领域堪称先行者。鉴于慢性病需周期性复诊开药,该公司最终锚定这一赛道。 “我们战略性地聚焦该领域,因为慢性病病程至少持续一年,且难根治、易引发并发症、需持续医护,”公司称,“患者对高频复诊及药物购买存在高度刚性需求,这使能维系长期稳定医患关系的平台赢得竞争优势。” 石榴云医计划以每股4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500万份美国存托股份(ADS),按上限计募资额达3,000万美元,或成今年中资企业华尔街最大IPO之一。按此定价区间,该公司市值将达4.72亿至7.08亿美元,在美新上市中资企业中,也属较高水平。 估值激进 石榴云医的商业模式与融资方案看似合理,但其实际财务数据却呈现不同景象。简言之,相较规模更大的同业平安健康、京东健康,该公司依然亏损且财务根基不稳,但估值目标颇为激进。 石榴云医称其网络截至去年末汇聚了21.28万名医生,近70万名患者,位居中国互联网医院第六。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医生自带患者资源,意味平台医患关系相当稳固。用户消费也持续提升,去年每位患者年均消费额同比增长7.3%至766元人民币(107美元),2023年为714元。 但光鲜表象难掩财务脆弱性,公司近两年现金持续流出,去年净流出1,610万元;去年公司总负债5.46亿元,远超4,660万元总资产;截至去年末,现金储备仅765万元(约100万美元)。 去年,公司营收3.43亿元(2023年为3.05亿元),同比增12.5%,表现尚可;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12.7%升至13.9%。但财务薄弱,去年亏损3,740万元,2023年则亏损3,690万元。上市募资虽可稳定财务状况,但能否成功上市仍存变数。 石榴云医坦言,此类隐患致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有重大疑虑”,这被列为招股书标准风险因素章节的首要条目。该公司补充称,已通过今年总计约1,400万元的系列贷款应对此问题,尽管部分融资利率偏高。 估值问题亦显激进,公司的目标市值对应的市销率约10-15倍,显著高于平安健康及京东健康约2.2倍估值水平,后两者毛利率更高,且均已实现盈利。 归根结底,据招股书援引的第三方数据,2027年中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53万亿元,石榴云医的商业模式本具潜力,如果不是财务根基不稳,其发展前景可期。上市虽能大幅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升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几率,但过高估值或令投资者退避三舍,或导致上市计划功败垂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第四范式配股集资13亿港元 用于稳定币 RWA等研发投资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公司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四公布,将配售2,590万股H股予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8.07%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数目4.98%,每股配售价50.5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55.45元折让8.93%,集资13.08亿港元(1.07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50%用于在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开展具备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相关研发投资;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上述新兴领域的潜在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认购人为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由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总部位于香港及阿布扎比。 第四范式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56.55港元,升1.9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点数智上市不足八月 迫不及待配股集资3.9亿

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2586.HK)周三公布,以每股11.1港元配售3,540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93%。配售价较多点数智周三收市价每股12.34港元折让10%,集资约3.93亿港元。 多点数智表示,配售是希望可进一步扩大股东基础、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公司拟将集资所得,用于稳定币及区块链的研发投资、完善技术,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去年公司才上市集资6.3亿港元,当时的上市价为30.21港元,首日已大幅下挫54%。本月初公布,将申请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并在HashKey Exchange开设交易账户,双方在数字资产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周四,多点数智开盘升10%报13.58港元,随后股价回软倒跌2%。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已劲挫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