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被称为中国美容界爱马仕的医美集团,今年上半年盈利表现惨受疫情波及

重点:

  • 由于新冠疫情反复,美丽田园于多个中国大城市的直营店需暂时闭店,导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近八成
  • 该公司估值不高,恐怕难以达到筹资3亿美元上市的目标

陈嘉仪

随着“颜值经济学”冒起,加上国民收入上升,近年中国医美行业正努力追赶韩国,成就了不少市值数百亿元的巨企。

有“美容界爱马仕”之称的中国一站式美容与健康管理集团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也希望赶上这波热潮,计划在港股筹资最多3亿美元(21.5亿元)。该公司最近更新港交所上市申请,补充了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揭露其业务表现深受新冠变异病毒株疫情影响。

成立于1993年的美丽田园集团,是中国传统美容服务中,历史最悠久的国产连锁品牌之一,早年只提供传统美容服务,近年扩展至医疗美容服务,以及亚健康评价及干预服务,旗下美丽田园、贝黎诗、秀可儿与研源四个品牌各有不同定位。旗舰品牌美丽田园与去年全面收归旗下的贝黎诗通过直营店和加盟店形式,提供面部护肤及身体护理等传统美容服务,一直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于2019年至2022上半年期间,每年贡献总收入50%以上。

于2011年创立的秀可儿,主要提供非外科手术类轻医美服务,如能量仪器服务及注射肉毒杆菌素、透明质酸等,门店在有限情况下亦提供割双眼皮、脂肪填充及抽脂手术等低风险外科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近年占集团收入约三至四成。至于在2018年创立的研源则开拓亚健康评估及干预服务,为健康及亚健康人士提供一站式体检、咨询及干预服务,近年收入占比约3%至6%。

根据更新后的初步招股文件,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四大品牌合共经营189家直营店及177家加盟店,大部分位于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其中仅18间为秀可儿和5间为研源直营店,其余都是美丽田园和贝黎诗;其一站式服务的运作模式是通过传统美容服务初步赢得客户信任,进而延伸至医疗美容服务以及亚健康评估及干预服务等更复杂的服务。

据招股书援引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整体美容与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去年高达12,365亿元。按2021年收益计,美丽田园是中国最大的传统美容服务商,以及第四大的非外科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商。

疫情打击业务

于往绩记录期间,该公司收入由2019年的14.0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5.03亿元及2021年的17.81亿元,升幅分别为7%及18.5%;净利润也从2019年的1.47亿元,逐年递升至1.52亿元和2.08亿元,分别增加3.2%及36.7%。

回顾该公司收入与盈利在2020年的低增长率,反映新冠疫情最初限制了其增长势头,但踏入2021年,其业务出现强力反弹,可惜只维持了短短一年,便随着今年上半年疫情再度肆虐而打回原形。

自今年3月起,由于新冠变异病毒株疫情在国内多个城市复发,上海等主要城市曾推出封城与居家令等举措,希望阻止病毒扩散。因此,美丽田园位于18个城市的142家直营店,也曾经在不同时期需要暂时闭店,另有93家美丽田园及贝黎诗加盟店遭波及,连累上半年收入下跌12.3%至7.34亿元,但研发与行政开支不减反增,以致净利润暴跌78%至2,296万元。

另外,在过去三年半期间,该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从50.4%持续降至42.8%,主要原因除了是传统美容服务受疫情打击外,也不能忽视其员工成本、租金开支及其他运营相关开支持续高企。其中员工成本总额占同期总收入比率从38.7%升至45.3%,连累传统美容服务毛利率由2019年的43.1%,锐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1.2%。

预告开支大增

另外,一向比较有利可图的医疗美容服务,毛利率也从61.2%下降至56%,主要是集团提供优惠注射服务,令新客户试用的数量增加,加上利润率较低的透明质酸注射使用量上升,进一步拉低了毛利率。

虽然更新后的初步招股文件显示,该集团7月及8月经营收入已回升16%,但由于新冠疫情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加上筹备上市将涉及重组及其他特别开支。因此,管理层已预告今年的经营开支将大幅增加,导致全年净利润减少。

医美服务具有一定风险,该公司因此曾面临客户诉讼,总结过去三年半,因为医疗事故及纠纷等原因,向客户作出的退款及赔偿总额约5,950万元。不过该公司强调,直至今年6月底,大部分诉讼已经解决或由原告撤回,对整体运营的影响并不重大。

事实上,受疫情反复影响,医疗美容行业普遍受创,不少公司近年录得亏损,要计算美丽田园的上市估值,可比较同业的市销率,以瑞丽医美(2135.HK)、完美医疗(1830.HK)及朗姿股份(002612.SZ)的平均市销率约2.35倍、再把美丽田园上半年收入引伸到全年计算,其市值仅约37.6亿港元(34.6亿元),恐怕难以达到今年早些时候传出计划筹资3亿美元的要求。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第四范式配股集资13亿港元 用于稳定币 RWA等研发投资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公司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四公布,将配售2,590万股H股予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8.07%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数目4.98%,每股配售价50.5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55.45元折让8.93%,集资13.08亿港元(1.07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50%用于在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开展具备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相关研发投资;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上述新兴领域的潜在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认购人为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由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总部位于香港及阿布扎比。 第四范式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56.55港元,升1.9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点数智上市不足八月 迫不及待配股集资3.9亿

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2586.HK)周三公布,以每股11.1港元配售3,540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93%。配售价较多点数智周三收市价每股12.34港元折让10%,集资约3.93亿港元。 多点数智表示,配售是希望可进一步扩大股东基础、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公司拟将集资所得,用于稳定币及区块链的研发投资、完善技术,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去年公司才上市集资6.3亿港元,当时的上市价为30.21港元,首日已大幅下挫54%。本月初公布,将申请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并在HashKey Exchange开设交易账户,双方在数字资产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周四,多点数智开盘升10%报13.58港元,随后股价回软倒跌2%。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已劲挫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国数据分拆数据中心 以REIT模式上市集资24亿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 周三表示,已完成分拆包括中国内地数据中心在内的项目,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模式在上海上市。 万国数据表示,本次发行吸引投资者浓厚兴趣,其中散户部分录得455倍超额认购,机构投资者配售部分录得165倍超额认购。早前报道,公司计划发售8亿股,每股定价3元,预计募资金额约24亿元。 万国数据称,上述证券以“南方万国数据中心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508060.SH) 之名,预计8月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周三,万国数据在美挂牌的股价收涨1.1%,公司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61%。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uXi AppTec's profit surge

药明康德走出风波 上半年净利润翻倍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5.61亿元,较上年同期激增101.92% 重点: 有望完成年初定下的业务指引,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 一季度TIDES业务同比增速高达187.6%,将成为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驱动    莫莉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药板块经历了大幅上涨,但在细分板块中,创新药与医药外包服务(CXO)板块却明显出现分化。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60%,领跑港股市场,而CXO概念股涨幅相对平淡,直到7月11日,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公布了超预期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不仅宣告公司走出了去年业绩下滑的阴霾,也重新点燃了市场对CXO板块的热情。 7月10日盘后,药明康德披露这份亮眼的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幅达20.64%;其中持续经营业务表现更为亮眼,收入同比增长高达24.24%。利润端的表现更是超乎预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5.61亿元,较上年同期激增101.92%。即便剔除32.1亿元药明合联(2268.HK)减持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亦录得26.47%的显著增长。 在公告中,药明康德称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受主营业务影响,公司持续聚焦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业务模式,紧抓客户对赋能需求的确定性,不断拓展新能力、建设新产能。从半年报的业绩来看,药明康德有望完成年初定下的业务指引:“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15%。” 相比之下,一年之前的药明康德还曾面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境遇,当时业绩下滑一方面因为新冠项目减少影响业绩,但更主要源于年初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带来的巨大压力与不确定性,该法案虽未最终落地,但对市场信心和公司短期业务拓展造成了冲击。如今,药明康德的业绩回升,显示了中国CXO头部企业穿越地缘政治风波的韧性,也宣告其已经重回高增长的轨道。 增长前景稳定 尽管业绩预告并未披露具体的在手订单数量,但是我们可以从一季度财报中窥见公司未来增长势头。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达523.3亿元,同比增长47.1%,不仅为其当下的高增长提供了保障,更成为公司未来发展动能的重要来源。其中最重要的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小分子研发与生产管线持续扩张,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新增分子203个,该板块业务同比增长32.87%;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药物)的同比增速更是达到187.6%。 值得注意的是,多肽药物是GLP-1类减肥药的核心成分,也是ADC药物的连接子(Linker)材料,寡核苷酸则常用于基因检测、研究和作为药物靶向RNA的工具,随着全球减肥药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以及ADC药物研发的增加,药明康德的TIDES业务将会成为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驱动。 另一方面,曾经为药明康德带来负面影响的地缘政治因素,或许也将拉动订单增长。美国总统特朗普于5月12日签署旨在降低药价的行政令,并宣称美国处方药价格将下降30%至80%。尽管市场普遍认为该行政令的实际执行面临较大挑战,但长期来看,美国药企对成本控制的诉求可能进一步强化,从而提升对CXO企业的依赖度。这意味着拥有广泛海外业务的药明康德,有望承接更多来自美国药企的外包订单,驱动业绩增长。 面对这份远超预期的成绩单,资本市场迅速作出了反应。7月11日早盘交易时段,药明康德在港股市场股价大幅上扬,收盘涨幅超过10%。A股市场反应更为热烈,其A股股票当日强势封住涨停板,收报77.15元/股;H股亦涨超10%,收报88.15港元/股。在“药明系”的带动下,整个CXO板块表现活跃,泰格医药(300347.SZ, 03347.HK )、康龙化成(300759.SZ, 03759.HK )等 “A+H”上市的CXO企业上周股价累计上涨超过10%。 作为CXO行业龙头,药明康德当前的市盈率为21倍,明显低于凯莱英的市盈率30倍,意味着在业务双位数增长、在手订单激增的背景下,药明康德的市值仍然被低估。公司强劲的业绩已​​有力回应市场质疑​​,业务前景确定性增强,​​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