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i d'Estaing leaves Fosun Tourism board

正重新把业务重心放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复星旅文,集团执董亨利∙吉斯卡∙德斯坦(Henri Giscard d’Estaing)已离开董事会,以“投入更多时间及精力”于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业务

重点

  • 长期担任地中海俱乐部总裁的亨利∙吉斯卡∙德斯坦已辞去复星旅文的董事会职务
  • 疫情结束后地中海俱乐部的业务暴增,平息了复星旅文可能出售这家法国度假村运营商的猜测

    

谭英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1992.HK)在圣诞节前夕宣布,大名鼎鼎的联席首席执行官、已故法国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之子,将辞去公司董事会的多个职务时,投资者出奇地平静。可能部分归因于德斯坦将继续掌管地中海俱乐部,自2001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其总裁,远早于复星国际(0656.HK) 2015 年收购这个连锁度假村。

相反,德斯坦离开了复星旅文的董事会,看起来更像是母公司正发生转变的一个信号,它正试图将业务重点扩大到地中海俱乐部连锁之外,后者目前占其业务的最大份额。这可能也预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现年66岁的德斯坦开始逐渐退出公司。

在复星旗下,德斯坦对地中海俱乐部进行了重塑,将其从“整套享乐主义的提供者”变成了一个高端、多元文化、适合家庭的连锁度假村。12月22日,复星旅文发布公告,在为品牌找到新的生命后,德斯坦将继续担任复星旅文联席首席执行官和地中海俱乐部总裁职务,但辞去了复星旅文执行董事和董事会副董事长职务。

消息公布后的翌日,复星旅文股价上涨不到1%。但该股去年全年下跌了大约一半,目前也比疫情前低一半左右,这或许反映了对其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

复星旅文在全球度假村领域相对不起眼,与全球领先的万豪国际(MAR.US)比较则相形见绌,后者是全球最大的酒店运营商之一。复星旅文尚未获得全球同行享有的重视,其目前的市销率(P/S)仅为 0.40倍。这只相当于万豪国际2.94倍和希尔顿酒店(HLT.US)4.82倍的零头。

这三家公司都属于数量众多的旅游和旅行相关运营商,疫情后,在“报复性旅游”的浪潮中,这些运营商复苏强劲。

德斯坦离开复星旅文董事会一事,让人回想起从2022年开始的传言,称复星可能正考虑出售地中海俱乐部,因为整个复星集团面临沉重的债务负担。2022年11月,彭博新闻社报道,复星非正式地寻求以最高1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地中海俱乐部,而在那一个月前,复星刚表示计划处置最高价值800亿元的资产,以巩固资产负债表。

复星继续通过2022年和2023年初的资产出售,筹集了近8亿美元的资金,将债务股本比从2022财年末的 138.7%,降至2023财年中期的114% 。

早前复星否认拟出售地中海度假村,因为是其核心资产。由于公司的债务状况有所好转,目前看来出售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不出售,那么德斯坦为什么要离开复星旅文董事会?

股权的转移

截至去年6月30日,复星旅文84%的收入来自地中海俱乐部。过去一年,德斯坦出售了复星国际的股份,购入复星旅文的股份。他在后者的股份从2022年底的152万股,增至去年年中的185万股。同期,他持有的复星国际股份从258万股减至175万股。

德斯坦留在地中海俱乐部的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是,该连锁品牌在疫情结束后取得了飞速成功。由于亚洲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该地区仍是全球最大的增长市场之一,地中海俱乐部在亚洲还大有可为。

2023年上半年,复星旅文的收入同比增长39%,达到89亿元,从去年同期的1.97亿元亏损转为4.72亿元盈利。从业务板块来看,地中海俱乐部收入增长34%,达到75亿元,而规模较小的三亚·亚特兰蒂斯则增长了85%,达到9.37亿元。公司新成立的度假资产管理中心板块业务收入增长72%,达到3.9亿元。

10月公布的业务更新消息显示,三亚·亚特兰蒂斯去年前三季度营业额增长83.2%,达到13.7亿元。地中海俱乐部2023 年下半年的累计预订量比2019年下半年(疫情暴发前的最后一个时期)增长了23%,与2022年下半年相比也增长了6%,反映出疫情后旅游业的强劲反弹。

地中海俱乐部的66家度假村绝大多数系租赁或管理,仅10家是直接拥有,因为它依赖“轻资产”战略来降低成本,这种战略在酒店和度假村行业越来越普遍。该连锁品牌仍有近一半的客户来自其历史最悠久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但去年下半年,这些地区的客户数量下降了10%,而其较新的美洲和亚洲地区的客户数量分别增长16%和10%。

复星旅文董事长徐晓亮表示,作为轻资产战略的一部分,公司正在加快重资产项目的出售:“未来我们可能不会投资于旅游地产,而是投资于旅游内容和旅游知识产权。”去年4月,他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 “过去两年,我们经历了旅游业最冷的冬天,现在我们将迎来最好的时光。”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新开17家度假村,国内外市场并重。徐晓亮还表示,他预计中国将成为地中海俱乐部最大市场(目前是仅次于法国的第二大市场),每年累计客户超过50万。公司在东南亚也有大计划,预计该地区的收入和利润将在未来三到五年翻一番。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价格战叠加广告大减 汽车之家季度收入四连跌

这家汽车交易服务商二季度毛利率骤降逾10个百分点,营收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重点: 在惨烈的价格战下,中国汽车制造商及经销商大幅削减广告预算,汽车之家二季度营收下滑约6% 公司6月上线核心交易平台海外版,旨在借力中国全球汽车出口榜首的发展势头   阳歌 面对去年下半年开始失速的业绩,中国最大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正将目光转向海外寻求突破。在披露截至6月的季度营收连续四季萎缩的同时,公司宣布已于6月上线网站海外版。 汽车之家核心客户群——汽车制造商与经销商,在持续逾年的惨烈价格战中大幅削减营销预算,致其广告服务收入遭受重创,当季同比大跌36%。公司高管指出,政府今年已出台措施缓和价格战,乐观预测下半年形势可能好转。 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成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中,当季唯一实现增长的亮点。结合线索服务收入11%的跌幅,前者本季反超后者,跃升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实事求是地说,汽车之家当下仍是中国低迷车市中少数具备潜力的公司。主要源于其坚守轻资产商业模式,意味公司完全不承担库存风险,有效规避中国车市剧烈波动的影响。 公司收益主要源于交易及广告衍生的服务费用。从交易维度看,汽车之家应具有相对优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约1,560万辆,同比增幅超10%。 尽管中汽协未公布汽车均价数据,但价格战导致上半年车价下行已是不争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五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下滑12%。价格下行或通过拉低单辆车交易佣金冲击汽车之家的收益,正如公司所指,利润大跌也导致众多车企大幅削减广告开支。 投资者对财报反应相对积极,周四汽车之家的美股收涨0.26%。公司股价年内3.5%的涨幅看似平淡,却显著优于通用、大众的合资伙伴上汽集团(600104.SH)17%的跌幅,以及丰田、本田的合资伙伴广汽集团 (2238.HK; 601238.SH) 在港股的7.3%跌幅。 虽处境不稳,汽车之家15倍的远期市盈率仍显坚挺,与美股同行CarGurus(CARG.US)16倍水平相当。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分析师群体对汽车之家持相对谨慎态度。在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3位分析师中,有9位给予该公司“持有”评级。 出海新举措 下文将聚焦汽车之家业务底层逻辑,首先看似乎未获投资者热捧的出海新举措。公司CEO杨嵩透露,平台新版海外网站已覆盖52个中国出海汽车品牌的1,900余款车型数据,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 汽车之家正试图搭乘中国车企海外销售提速的东风,这股推动中国超越日本登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浪潮,部分源于二十年产能扩张积累的严重过剩。 “当前业务覆盖六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内地及香港、泰国、沙特阿拉伯、英国、澳大利亚和巴西,” 杨嵩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认为此类海外布局将成为我们业务新的增长曲线。” 在本土市场,汽车之家持续承压,二季度营收同比下跌5.9%至17.6亿元(约合2.4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7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骤降逾三分之一至2.79亿元,仅占总营收的16%;线索服务收入下滑11%至7.33亿元;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增长21%至7.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跌逾10个百分点至71.4%,去年同期为81.5%。公司管理层将之归因于“在下沉市场推广创新业务引发交易成本攀升”,但未详述细节。未来几个季度该指标能否企稳,势必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 14%的运营开支降幅,部分对冲了毛利率下滑。雇员规模缩减或是重要因素,汽车之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员工总数4,360人,较上年同期的5,078人减少14%。但最终净利润仍同比萎缩22%至3.99亿元,上年同期则为5.10亿元。 展望后市,汽车之家预期下半年价格战趋缓,有助提振广告及线索服务业务。然而,当前价格战本质是中国经济疲软抑制消费信心。尽管低价能刺激部分消费,唯有经济企稳与消费主导型增长动能回归,方能推动国内车市重归健康发展轨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PomDoc does online healthcare

持续亏损现金流紧绌 石榴云医能否持续经营?

这家线上医疗服务提供商,即使负债规模远超资产,仍拟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至多3,000万美元资金, 重点: 石榴云医计划在纽约募资至多3,000万美元,公司以专注慢性病患者的线上医疗业务吸引投资者 这家公司去年营收与利润率双双提升,但现金流紧张且持续亏损隐忧犹存 阳歌 互联网医疗看似在中国是稳赢赌注,可服务数亿计难以触及集中于大城市优质医疗机构的人群。然而,现实截然不同,因为最需要此类服务的人群,往往互联网素养最为薄弱。 平安健康(1833.HK)及京东健康(1688.HK)等行业翘楚虽已实现盈利,却仍未赢得投资者热捧。上周递交的最新版招股书显示,依然亏损的PomDoctor Ltd.(石榴云医)拟登陆纳斯达克,有望成为中国最新上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商。 该公司提供糖尿病、高血压等需定期诊疗的慢性病服务来打动投资者。这一定位颇具战略眼光,原因是该类疾病往往需要高频复诊,可便捷转为线上模式,以优化医患体验。 不过,石榴云医仍承受较大亏损,且缺乏如平安健康背靠金融巨头平安集团,以及电商巨头京东旗下的京东健康,这样的强力财务支持者。正因如此,审计机构在公司存续能力问题上提出担忧,招股书标准风险因素章节将此列为重大隐患。 尽管石榴云医欲效法平安健康与京东健康,但名不见经传的医道国际(ETAOF.US)却提供了反面教材,后者2023年通过SPAC模式上市后股价暴跌,且自2022年报后至今未披露任何财报。 与2020年才创立且企图并购扩张的医道国际不同,石榴云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其根基更为稳固。2015年,其移动端平台上线,在新兴的互联网医疗领域堪称先行者。鉴于慢性病需周期性复诊开药,该公司最终锚定这一赛道。 “我们战略性地聚焦该领域,因为慢性病病程至少持续一年,且难根治、易引发并发症、需持续医护,”公司称,“患者对高频复诊及药物购买存在高度刚性需求,这使能维系长期稳定医患关系的平台赢得竞争优势。” 石榴云医计划以每股4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500万份美国存托股份(ADS),按上限计募资额达3,000万美元,或成今年中资企业华尔街最大IPO之一。按此定价区间,该公司市值将达4.72亿至7.08亿美元,在美新上市中资企业中,也属较高水平。 估值激进 石榴云医的商业模式与融资方案看似合理,但其实际财务数据却呈现不同景象。简言之,相较规模更大的同业平安健康、京东健康,该公司依然亏损且财务根基不稳,但估值目标颇为激进。 石榴云医称其网络截至去年末汇聚了21.28万名医生,近70万名患者,位居中国互联网医院第六。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医生自带患者资源,意味平台医患关系相当稳固。用户消费也持续提升,去年每位患者年均消费额同比增长7.3%至766元人民币(107美元),2023年为714元。 但光鲜表象难掩财务脆弱性,公司近两年现金持续流出,去年净流出1,610万元;去年公司总负债5.46亿元,远超4,660万元总资产;截至去年末,现金储备仅765万元(约100万美元)。 去年,公司营收3.43亿元(2023年为3.05亿元),同比增12.5%,表现尚可;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12.7%升至13.9%。但财务薄弱,去年亏损3,740万元,2023年则亏损3,690万元。上市募资虽可稳定财务状况,但能否成功上市仍存变数。 石榴云医坦言,此类隐患致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有重大疑虑”,这被列为招股书标准风险因素章节的首要条目。该公司补充称,已通过今年总计约1,400万元的系列贷款应对此问题,尽管部分融资利率偏高。 估值问题亦显激进,公司的目标市值对应的市销率约10-15倍,显著高于平安健康及京东健康约2.2倍估值水平,后两者毛利率更高,且均已实现盈利。 归根结底,据招股书援引的第三方数据,2027年中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53万亿元,石榴云医的商业模式本具潜力,如果不是财务根基不稳,其发展前景可期。上市虽能大幅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升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几率,但过高估值或令投资者退避三舍,或导致上市计划功败垂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第四范式配股集资13亿港元 用于稳定币 RWA等研发投资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公司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四公布,将配售2,590万股H股予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8.07%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数目4.98%,每股配售价50.5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55.45元折让8.93%,集资13.08亿港元(1.07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50%用于在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开展具备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相关研发投资;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上述新兴领域的潜在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认购人为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由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总部位于香港及阿布扎比。 第四范式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56.55港元,升1.9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点数智上市不足八月 迫不及待配股集资3.9亿

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2586.HK)周三公布,以每股11.1港元配售3,540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93%。配售价较多点数智周三收市价每股12.34港元折让10%,集资约3.93亿港元。 多点数智表示,配售是希望可进一步扩大股东基础、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公司拟将集资所得,用于稳定币及区块链的研发投资、完善技术,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去年公司才上市集资6.3亿港元,当时的上市价为30.21港元,首日已大幅下挫54%。本月初公布,将申请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并在HashKey Exchange开设交易账户,双方在数字资产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周四,多点数智开盘升10%报13.58港元,随后股价回软倒跌2%。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已劲挫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