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in to enter U.S.

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正加速进军海外,而成立两年的库迪咖啡也不甘人后要进军海外市场

重点:

  • 由于国内竞争依然激烈,需求疲软,瑞幸咖啡在新加坡迈出海外扩张第一步后,计划向美国和其他市场扩张
  • 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这家廉价咖啡连锁店的季度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41%

肖林

“走出去”过去是,现在也依然是中国企业在寻求新的增长机会、摆脱国内激烈竞争时的口头禅。但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也越多地碰到国内对手,这情况中的后半部分,即为了逃避竞争而走出去,正迅速成为明日黄花。

先是智能手机生产商,然后是珍珠奶茶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现在,中国两家最具进取心的咖啡连锁企业瑞幸咖啡(LKNCY.US)和库迪咖啡准备在海外展开厮杀。库迪咖啡是瑞幸咖啡的克隆版,由瑞幸咖啡最初的两位创始人,在会计丑闻被扫出门后所创立。

库迪在中国发起一场残酷的价格战,它的大部分咖啡每杯只卖9.9元,约合1.26美元,促使瑞幸咖啡也加入战团,采取同样的价位。由此引发的咖啡大战伤害的不仅是瑞幸咖啡,也伤害了中国的整个咖啡行业,包括全球巨头星巴克(SBUX.US)。

上周公布的最新季度业绩显示,尽管在海外扩张的第一站新加坡(去年,瑞幸首家海外门店在新加坡开业)遭遇亏损,但它表示正在美国和其他市场探索机会。与此同时,公司还报告称,得益于大举开新店,收入增长强劲,而且在加入这场价格战一年多后,利润率趋于稳定。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国际市场充满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金融时报》报道称,瑞幸最早可能会在明年开出美国首店,目标是纽约等有大量中国留学生和游客的城市。咖啡中国售价在2美元或3美元,向星巴克和其他价格更高的连锁店发起挑战。据国内媒体报道,该公司还计划进中国香港,在那里开两家新店。

进军美国市场对瑞幸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回归,因公司在2020年因涉及22亿元销售造假的丑闻而被纳斯达克摘牌,并被罚款1.8亿美元。

近五年后,瑞幸在新管理层的带领下似变得更强大。它已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但它仍然受到两位联合创始人陆正耀和钱治亚的困扰,他们在库迪大力复制瑞幸的策略。

中国初创公司对价格战并不陌生,自2010年代初以来,它们就利用这种烧钱的策略迅速扩张,打造出了滴滴和拼多多等科技巨头。凭借低价而声名鹊起的瑞幸,现在正从库迪那里品尝自己做成的苦果。这个更年轻的竞争对手,在福州开出首家门店仅几个月后,就于去年初开始了它的9.9元定价策略,迫使瑞幸加入战场。

闪电扩张

自那以来,库迪以闪电般的速度开设新店,上月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并计划到明年底再增加4万家门店。据多家媒体报道,库迪采取了让瑞幸走到今天的那种激进策略,包括奖励在后者附近开设门店的特许经营商。

激烈的价格战正在挤压瑞幸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同店销售额,不过最新财报显示价格战的影响有所放缓。

瑞幸最近一个季度的收入总计102亿元,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1.4%。尽管这个增长让人觉得很厉害,但仍落后于该公司同期门店扩张的速度——门店增长了61%,达到21,343家。

由于新店开张速度很快,瑞幸的运营费用也居高不下,占总收入的84.7%。这些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38.2%,与收入增长大致持平。

价格战和快速扩张的影响,在公司的同店销售额中表现最为明显,三季度同店销售额下降13.1%。尽管这一数据看似不佳,但实际上比前两个季度有所改善——前两季度均出现了逾20%的跌幅。去年同期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9.9%。  

星巴克在中国的同店销售额也受到影响,在截至9月的最近一个季度下降了14%。

一个积极的迹象是,瑞幸的门店利润率在三季度显示出企稳的迹象,经营利润率甚至从去年同期的13.4%提高到三季度的15.3%。帮助公司在本季度实现净收入13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88亿元。

瑞幸的股票仍在纽约场外交易,财报公布后,它的股价连续两天上涨,周五回吐了部分涨幅。尽管中国股市最近出现了一轮牛市,但瑞幸的股价仍较去年下跌了约25%。公司股票的市盈率为24倍,低于星巴克的30倍,但高于快餐运营商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的22倍,后者也在大举进军咖啡领域。

瑞幸的海外扩张始于2023年3月,当时它在新加坡开设了两家门店。据媒体报道,仅过了九个月,库迪就出现了,开出了新加坡首店,一杯咖啡3.99新元,比瑞幸5新元的均价低20%。  

瑞幸表示,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在新加坡开设了45家门店,今年前九个月在新加坡录得约7,630万元的亏损。

库迪抢先进入美国市场,去年在夏威夷开设了第一家门店,今年初在洛杉矶开设了第二家门店,以2.99美元的价格售卖美式咖啡。

瑞幸预计短期不会从国际扩张中盈利,公司会遵循在中国市场采取的战略,首先争取显著的规模。公司表示,鉴于在美国将面临来自老牌企业的激烈竞争,将通过“审慎考虑和严格的执行计划”来进军当地市场。

董事长郭谨一表示:“需要耐心、时间和持续投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omDoc does online healthcare

持续亏损现金流紧绌 石榴云医能否持续经营?

这家线上医疗服务提供商,即使负债规模远超资产,仍拟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至多3,000万美元资金, 重点: 石榴云医计划在纽约募资至多3,000万美元,公司以专注慢性病患者的线上医疗业务吸引投资者 这家公司去年营收与利润率双双提升,但现金流紧张且持续亏损隐忧犹存 阳歌 互联网医疗看似在中国是稳赢赌注,可服务数亿计难以触及集中于大城市优质医疗机构的人群。然而,现实截然不同,因为最需要此类服务的人群,往往互联网素养最为薄弱。 平安健康(1833.HK)及京东健康(1688.HK)等行业翘楚虽已实现盈利,却仍未赢得投资者热捧。上周递交的最新版招股书显示,依然亏损的PomDoctor Ltd.(石榴云医)拟登陆纳斯达克,有望成为中国最新上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商。 该公司提供糖尿病、高血压等需定期诊疗的慢性病服务来打动投资者。这一定位颇具战略眼光,原因是该类疾病往往需要高频复诊,可便捷转为线上模式,以优化医患体验。 不过,石榴云医仍承受较大亏损,且缺乏如平安健康背靠金融巨头平安集团,以及电商巨头京东旗下的京东健康,这样的强力财务支持者。正因如此,审计机构在公司存续能力问题上提出担忧,招股书标准风险因素章节将此列为重大隐患。 尽管石榴云医欲效法平安健康与京东健康,但名不见经传的医道国际(ETAOF.US)却提供了反面教材,后者2023年通过SPAC模式上市后股价暴跌,且自2022年报后至今未披露任何财报。 与2020年才创立且企图并购扩张的医道国际不同,石榴云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其根基更为稳固。2015年,其移动端平台上线,在新兴的互联网医疗领域堪称先行者。鉴于慢性病需周期性复诊开药,该公司最终锚定这一赛道。 “我们战略性地聚焦该领域,因为慢性病病程至少持续一年,且难根治、易引发并发症、需持续医护,”公司称,“患者对高频复诊及药物购买存在高度刚性需求,这使能维系长期稳定医患关系的平台赢得竞争优势。” 石榴云医计划以每股4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500万份美国存托股份(ADS),按上限计募资额达3,000万美元,或成今年中资企业华尔街最大IPO之一。按此定价区间,该公司市值将达4.72亿至7.08亿美元,在美新上市中资企业中,也属较高水平。 估值激进 石榴云医的商业模式与融资方案看似合理,但其实际财务数据却呈现不同景象。简言之,相较规模更大的同业平安健康、京东健康,该公司依然亏损且财务根基不稳,但估值目标颇为激进。 石榴云医称其网络截至去年末汇聚了21.28万名医生,近70万名患者,位居中国互联网医院第六。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医生自带患者资源,意味平台医患关系相当稳固。用户消费也持续提升,去年每位患者年均消费额同比增长7.3%至766元人民币(107美元),2023年为714元。 但光鲜表象难掩财务脆弱性,公司近两年现金持续流出,去年净流出1,610万元;去年公司总负债5.46亿元,远超4,660万元总资产;截至去年末,现金储备仅765万元(约100万美元)。 去年,公司营收3.43亿元(2023年为3.05亿元),同比增12.5%,表现尚可;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12.7%升至13.9%。但财务薄弱,去年亏损3,740万元,2023年则亏损3,690万元。上市募资虽可稳定财务状况,但能否成功上市仍存变数。 石榴云医坦言,此类隐患致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有重大疑虑”,这被列为招股书标准风险因素章节的首要条目。该公司补充称,已通过今年总计约1,400万元的系列贷款应对此问题,尽管部分融资利率偏高。 估值问题亦显激进,公司的目标市值对应的市销率约10-15倍,显著高于平安健康及京东健康约2.2倍估值水平,后两者毛利率更高,且均已实现盈利。 归根结底,据招股书援引的第三方数据,2027年中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53万亿元,石榴云医的商业模式本具潜力,如果不是财务根基不稳,其发展前景可期。上市虽能大幅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升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几率,但过高估值或令投资者退避三舍,或导致上市计划功败垂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look set for IPO

Klook上市弃港选美 拟筹5亿美元势成集资王

据媒体报道,这家聚焦年轻消费群体的中国香港在线旅行社,正计划短期提交纽约上市申请,拟筹资最多5亿美元 重点: Klook正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有望成为自霸王茶姬融资4.75亿美元以来,今年中资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IPO 此次上市可能使这家立足中国香港、专注年轻客群的在线旅行社估值突破30亿美元 阳歌 谁说中资企业不再谋求赴美上市? 彭博社周四报道,香港在线旅行社Klook Travel(客路旅行)正筹备申请赴美上市,募资规模或达5亿美元。若顺利成行,该交易将打破高端茶饮连锁霸王茶姬4月募资约4.75亿美元的纪录,成为今年中国企业在华尔街最大规模IPO。 公司名称源于“keep looking”的客路,虽未就融资计划置评,但其健谈的联合创始人曾透露,考虑在香港或纽约上市,且随时可推进。包括彭博最新报道在内的多方信源显示,公司拟募资3亿至5亿美元。 据彭博报道,公司正与财务顾问推进合作,可能很快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保密方式提交上市申请。在中资企业日益弃美赴港的背景下,Klook此番赴美IPO堪称逆势之举。 Klook完全具备操盘大规模募资的资质,公司三位联合创始人中两位拥有投行履历,其投资方涵盖多家全球顶级机构。更重要的是,创始人身为千禧一代,深谙Z世代等核心客群的消费心理。 这使得Klook有望成为年轻旅行者的时尚新选择,其服务体验超越Booking(BKNG.US)、Expedia(EXPE.US)等传统巨擘及携程(TCOM.US; 9961.HK)、同程旅行(0780.HK)等国内头部平台的固有模式。 Klook此前披露的财务信息有限,仅确认2023年营收突破30亿美元,且在疫情三年困局后,借“报复性旅游”浪潮实现盈利。公司业务覆盖美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欧洲、东南亚主要国家、以及印度等全球22个不同市场。 尽管尚未公布区域营收细分数据,但过往报道显示其主营亚洲旅游业务。 虽拟首次公开募股,Klook实为2014年创立的行业老兵。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王志豪曾在摩根士丹利效力,后与熊小康及曾在花旗银行任职的林照围共同创立Klook。 高盛、软银、红杉中国等顶级机构共同参与投资。公司迄今完成八轮融资,募资逾10亿美元,最近一次是今年2月获得维恩资本(Vitruvian Partners)1亿美元注资。据此前报道,公司2018年疫情前估值已突破10亿美元。 30亿美元估值成色几何? 最新融资后虽未披露估值,但参照其IPO募资目标,及主要国际对手市销率普遍高于1的现实,30亿美元估值具合理性。对标业务形态相近、市销率1.8的Expedia,Klook以2023年30亿美元营收计,估值可达50亿美元以上。 我们认为,Klook深耕年轻旅行群体的差异化定位,构成独特投资价值,该群体更注重旅途体验而非具体目的地。 尽管年轻客群收入较低,但願意为情感满足型体验付费,这特质在中国市场尤为突出。作为Klook核心市场之一,本土消费者在角色扮演、限量潮玩等“谷子经济”领域投入不菲。 Klook深度布局社媒获客,针对欧美用户主攻TikTok、Instagram,中国市场发力抖音和小红书。核心策略是启用关键意见领袖(KOL),公司此前称合作逾20,000名达人,后者通过佣金及赞助旅行获益,其与TikTok的合作更支持用户直接在平台完成预订。 2023年,Klook各平台的全球月均访问量约7,000万人次中,约70%为千禧一代及Z世代。 规模方面,Klook在提及的全球在线旅行社中已居前列。按2023年营收计,约为深耕国内客群且高度依赖腾讯的同程旅行的一倍,相当于龙头携程的半壁江山。但与热衷谈论国际化却鲜少披露海外业绩的携程不同,Klook展现更强的全球多元化特征。 相较全球布局的主要竞品Expedia及Booking(两者2023年营收分别为Klook的逾3倍和6倍),公司规模仍存差距。 本质而言,Klook实为在线旅游领域充满新意的潜力股。总部位于香港赋予其开拓中国市场的独特通道,同时规避了境外消费者对中资背景的顾虑。其年轻化定位与社媒打法构成差异化优势,伴随核心客群年龄增长及消费力提升,未来增长可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第四范式配股集资13亿港元 用于稳定币 RWA等研发投资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公司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四公布,将配售2,590万股H股予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8.07%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数目4.98%,每股配售价50.5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55.45元折让8.93%,集资13.08亿港元(1.07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50%用于在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开展具备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相关研发投资;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上述新兴领域的潜在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认购人为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由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总部位于香港及阿布扎比。 第四范式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56.55港元,升1.9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点数智上市不足八月 迫不及待配股集资3.9亿

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2586.HK)周三公布,以每股11.1港元配售3,540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93%。配售价较多点数智周三收市价每股12.34港元折让10%,集资约3.93亿港元。 多点数智表示,配售是希望可进一步扩大股东基础、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公司拟将集资所得,用于稳定币及区块链的研发投资、完善技术,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去年公司才上市集资6.3亿港元,当时的上市价为30.21港元,首日已大幅下挫54%。本月初公布,将申请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并在HashKey Exchange开设交易账户,双方在数字资产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周四,多点数智开盘升10%报13.58港元,随后股价回软倒跌2%。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已劲挫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