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民指责其有意隐藏中国身份之后,这家销售各类小玩意儿的日式连锁品牌道歉

重点:

  • 由于被指控把中国娃娃的标签写成日本人,以及试图隐藏自己的中国身份,名创优品的股价下跌17%
  • 通过这次网络攻击,可以看到在中国做生意的国内外企业面临一个比较独特的风险

阳歌

它的商标是红色的,带有独特的日式风格。但如今,时尚实体零售店名创优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MNSO.US; 9896.HK)眼前,却是一片粉红。

我们经常嘲笑这家公司的店铺刻意模仿无印良品和优衣库等日本品牌。然而在上个月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里,它都在努力说服公众,自己是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这场风波重创了名创优品的股价,自7月25日首次发布声明澄清自己的身份以来,该股已经下跌了约17%。

我们稍后将仔细看看这场风波,包括它的缘起和名创优品的回应。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事件代表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时面临一种比较特殊的风险,尤其是对知名的消费者品牌而言。这些品牌可能会出乎意料地迅速成为愤怒网民的攻击目标,因为后者认为该公司存在不道德、不公平或者非法的行为。

这些消费者然后会通过社交媒体发泄自己的不满,并煽动其他人的怒火,这少则损害公司的声誉,严重的话公司可能会遭到抵制,甚至引发监管行动。名创优品的例子就涉及一个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中国民族主义者群体,在国内被称作“小粉红”,他们会攻击所有在其看来不爱国的行为。

在这样的网络攻击之下,企业往往采取相同的策略,那就是迅速发布道歉声明,并告知自己将采取哪些行动来纠正这种情况。名创优品这次也是这么做的。但损害已经发生,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恢复。

为了理解来龙去脉,我们必须快速地回顾一下名创优品的历史,并看看它的典型店面——它们已经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中流砥柱。名创优品由叶国富在2013年创办,他和家人去日本旅行时,看到当地的专卖店销售高品质但价格实惠的中国制造商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有了创办该品牌的想法。他甚至请来一位名叫三宅顺也的日本设计师来领导设计团队。

该公司广为人知的品牌标识采用红色背景,白色英文“Miniso”字样,右下角是一个抽象的笑脸,看起来很像日本字符。直到不久前,这个logo还出现在全球超过5,000家门店,其中大约3,000家在中国,其余在境外。

近期风波的导火索是,该公司的西班牙Instagram账号展示了一个迪士尼公主盲盒系列的娃娃,标签上写的是日本艺伎。但中国的一些“小粉红”很快指出,娃娃穿的是中国旗袍,不是日本和服。

这让人们开始注意到,名创优品过去几年采取了广泛的行动,来假装自己是日本品牌。实际上,我们之前报道过,名创优品可能想要让中国消费者认为它来自日本,从而利用无印良品和优衣库等日本品牌在中国的人气。我们也指出,名创优品的风格可能很容易遭到一些它试图模仿的日本品牌的起诉,但我们从没有谈到来自中国网络批评者的威胁。

致歉信

随着网上对名创优品的争议升温,该公司于7月25日发表了官方致歉声明。“收到网友反馈后,我们第一时间删除该帖文,并对社媒代理运营机构采取了处罚措施,终止了合作关系,”声明写道。

为了表明自己并非只说不做,它在8月4日发表了正式解雇该机构的信函,并指出这个外部合作机构“在运营名创优品Instagram西班牙账号时,缺乏中国文化基础认知”。它还说,名创优品将接管该帐户,并表示“对于这一工作失误给中国朋友们及所有名创优品粉丝造成的伤害,我们深刻反思”。

最后,该公司上周发帖,详细说明了正在采取的纠正措施,包括从门店中移除日本元素,以及重新设计中国门店的logo。它解释说,它在早期宣传自己是一个日本设计师品牌,但现在意识到这是一条“弯路”。

仅致歉声明在新浪微博上的浏览量就达到了近200万次,收到了428条评论,可见这个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度之高。

对名创优品来说,可谓祸不单行,因为它最近频频受到攻击。其中包括7月份的一次做空攻击,指控该公司误导投资者,它的许多特许经营门店实际上是由与名创优品高层关系密切的实体所拥有。名创优品后来发表了反驳声明,否认了这份报告,并称其结论具有误导性。但报告发布当天,该股仍下跌了 15%。

此外,该公司的业务也面临严重问题。由于中国执行清零政策,极力控制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的频频暴发,导致许多店铺关闭,这使得名创优品的业绩大受影响。该公司定于本周晚些时候公布截至6月的最新季度业绩。但此前该公司曾经宣布,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前三个月的营收同比仅增长5%,并预测这一数字将在截至6月的三个月里首次出现约9%的收缩。

尽管如此,分析师和投资者对该公司的看法仍然出人意料地乐观。在接受雅虎财经7月调查的9个分析机构当中,有两家对该公司的评级为“强力买入”,六家为“买入”,只有一家为“卖出”。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该公司的股价今年以来下跌了40%以上,尽管它目前面临的问题大多是暂时性的。

该公司还拥有相对强劲的21倍市盈率,对于一家传统零售商来说,这个数字相当高。高于无印良品本尊的运营商良品计划株式会社(7453.T)的14倍,也比美国时尚零售商Target(TGT.US)的18倍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omDoc does online healthcare

持续亏损现金流紧绌 石榴云医能否持续经营?

这家线上医疗服务提供商,即使负债规模远超资产,仍拟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至多3,000万美元资金, 重点: 石榴云医计划在纽约募资至多3,000万美元,公司以专注慢性病患者的线上医疗业务吸引投资者 这家公司去年营收与利润率双双提升,但现金流紧张且持续亏损隐忧犹存 阳歌 互联网医疗看似在中国是稳赢赌注,可服务数亿计难以触及集中于大城市优质医疗机构的人群。然而,现实截然不同,因为最需要此类服务的人群,往往互联网素养最为薄弱。 平安健康(1833.HK)及京东健康(1688.HK)等行业翘楚虽已实现盈利,却仍未赢得投资者热捧。上周递交的最新版招股书显示,依然亏损的PomDoctor Ltd.(石榴云医)拟登陆纳斯达克,有望成为中国最新上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商。 该公司提供糖尿病、高血压等需定期诊疗的慢性病服务来打动投资者。这一定位颇具战略眼光,原因是该类疾病往往需要高频复诊,可便捷转为线上模式,以优化医患体验。 不过,石榴云医仍承受较大亏损,且缺乏如平安健康背靠金融巨头平安集团,以及电商巨头京东旗下的京东健康,这样的强力财务支持者。正因如此,审计机构在公司存续能力问题上提出担忧,招股书标准风险因素章节将此列为重大隐患。 尽管石榴云医欲效法平安健康与京东健康,但名不见经传的医道国际(ETAOF.US)却提供了反面教材,后者2023年通过SPAC模式上市后股价暴跌,且自2022年报后至今未披露任何财报。 与2020年才创立且企图并购扩张的医道国际不同,石榴云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其根基更为稳固。2015年,其移动端平台上线,在新兴的互联网医疗领域堪称先行者。鉴于慢性病需周期性复诊开药,该公司最终锚定这一赛道。 “我们战略性地聚焦该领域,因为慢性病病程至少持续一年,且难根治、易引发并发症、需持续医护,”公司称,“患者对高频复诊及药物购买存在高度刚性需求,这使能维系长期稳定医患关系的平台赢得竞争优势。” 石榴云医计划以每股4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500万份美国存托股份(ADS),按上限计募资额达3,000万美元,或成今年中资企业华尔街最大IPO之一。按此定价区间,该公司市值将达4.72亿至7.08亿美元,在美新上市中资企业中,也属较高水平。 估值激进 石榴云医的商业模式与融资方案看似合理,但其实际财务数据却呈现不同景象。简言之,相较规模更大的同业平安健康、京东健康,该公司依然亏损且财务根基不稳,但估值目标颇为激进。 石榴云医称其网络截至去年末汇聚了21.28万名医生,近70万名患者,位居中国互联网医院第六。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医生自带患者资源,意味平台医患关系相当稳固。用户消费也持续提升,去年每位患者年均消费额同比增长7.3%至766元人民币(107美元),2023年为714元。 但光鲜表象难掩财务脆弱性,公司近两年现金持续流出,去年净流出1,610万元;去年公司总负债5.46亿元,远超4,660万元总资产;截至去年末,现金储备仅765万元(约100万美元)。 去年,公司营收3.43亿元(2023年为3.05亿元),同比增12.5%,表现尚可;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12.7%升至13.9%。但财务薄弱,去年亏损3,740万元,2023年则亏损3,690万元。上市募资虽可稳定财务状况,但能否成功上市仍存变数。 石榴云医坦言,此类隐患致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有重大疑虑”,这被列为招股书标准风险因素章节的首要条目。该公司补充称,已通过今年总计约1,400万元的系列贷款应对此问题,尽管部分融资利率偏高。 估值问题亦显激进,公司的目标市值对应的市销率约10-15倍,显著高于平安健康及京东健康约2.2倍估值水平,后两者毛利率更高,且均已实现盈利。 归根结底,据招股书援引的第三方数据,2027年中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53万亿元,石榴云医的商业模式本具潜力,如果不是财务根基不稳,其发展前景可期。上市虽能大幅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升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几率,但过高估值或令投资者退避三舍,或导致上市计划功败垂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look set for IPO

Klook上市弃港选美 拟筹5亿美元势成集资王

据媒体报道,这家聚焦年轻消费群体的中国香港在线旅行社,正计划短期提交纽约上市申请,拟筹资最多5亿美元 重点: Klook正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有望成为自霸王茶姬融资4.75亿美元以来,今年中资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IPO 此次上市可能使这家立足中国香港、专注年轻客群的在线旅行社估值突破30亿美元 阳歌 谁说中资企业不再谋求赴美上市? 彭博社周四报道,香港在线旅行社Klook Travel(客路旅行)正筹备申请赴美上市,募资规模或达5亿美元。若顺利成行,该交易将打破高端茶饮连锁霸王茶姬4月募资约4.75亿美元的纪录,成为今年中国企业在华尔街最大规模IPO。 公司名称源于“keep looking”的客路,虽未就融资计划置评,但其健谈的联合创始人曾透露,考虑在香港或纽约上市,且随时可推进。包括彭博最新报道在内的多方信源显示,公司拟募资3亿至5亿美元。 据彭博报道,公司正与财务顾问推进合作,可能很快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保密方式提交上市申请。在中资企业日益弃美赴港的背景下,Klook此番赴美IPO堪称逆势之举。 Klook完全具备操盘大规模募资的资质,公司三位联合创始人中两位拥有投行履历,其投资方涵盖多家全球顶级机构。更重要的是,创始人身为千禧一代,深谙Z世代等核心客群的消费心理。 这使得Klook有望成为年轻旅行者的时尚新选择,其服务体验超越Booking(BKNG.US)、Expedia(EXPE.US)等传统巨擘及携程(TCOM.US; 9961.HK)、同程旅行(0780.HK)等国内头部平台的固有模式。 Klook此前披露的财务信息有限,仅确认2023年营收突破30亿美元,且在疫情三年困局后,借“报复性旅游”浪潮实现盈利。公司业务覆盖美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欧洲、东南亚主要国家、以及印度等全球22个不同市场。 尽管尚未公布区域营收细分数据,但过往报道显示其主营亚洲旅游业务。 虽拟首次公开募股,Klook实为2014年创立的行业老兵。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王志豪曾在摩根士丹利效力,后与熊小康及曾在花旗银行任职的林照围共同创立Klook。 高盛、软银、红杉中国等顶级机构共同参与投资。公司迄今完成八轮融资,募资逾10亿美元,最近一次是今年2月获得维恩资本(Vitruvian Partners)1亿美元注资。据此前报道,公司2018年疫情前估值已突破10亿美元。 30亿美元估值成色几何? 最新融资后虽未披露估值,但参照其IPO募资目标,及主要国际对手市销率普遍高于1的现实,30亿美元估值具合理性。对标业务形态相近、市销率1.8的Expedia,Klook以2023年30亿美元营收计,估值可达50亿美元以上。 我们认为,Klook深耕年轻旅行群体的差异化定位,构成独特投资价值,该群体更注重旅途体验而非具体目的地。 尽管年轻客群收入较低,但願意为情感满足型体验付费,这特质在中国市场尤为突出。作为Klook核心市场之一,本土消费者在角色扮演、限量潮玩等“谷子经济”领域投入不菲。 Klook深度布局社媒获客,针对欧美用户主攻TikTok、Instagram,中国市场发力抖音和小红书。核心策略是启用关键意见领袖(KOL),公司此前称合作逾20,000名达人,后者通过佣金及赞助旅行获益,其与TikTok的合作更支持用户直接在平台完成预订。 2023年,Klook各平台的全球月均访问量约7,000万人次中,约70%为千禧一代及Z世代。 规模方面,Klook在提及的全球在线旅行社中已居前列。按2023年营收计,约为深耕国内客群且高度依赖腾讯的同程旅行的一倍,相当于龙头携程的半壁江山。但与热衷谈论国际化却鲜少披露海外业绩的携程不同,Klook展现更强的全球多元化特征。 相较全球布局的主要竞品Expedia及Booking(两者2023年营收分别为Klook的逾3倍和6倍),公司规模仍存差距。 本质而言,Klook实为在线旅游领域充满新意的潜力股。总部位于香港赋予其开拓中国市场的独特通道,同时规避了境外消费者对中资背景的顾虑。其年轻化定位与社媒打法构成差异化优势,伴随核心客群年龄增长及消费力提升,未来增长可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第四范式配股集资13亿港元 用于稳定币 RWA等研发投资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公司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四公布,将配售2,590万股H股予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8.07%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数目4.98%,每股配售价50.5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55.45元折让8.93%,集资13.08亿港元(1.07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50%用于在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开展具备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相关研发投资;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上述新兴领域的潜在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认购人为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由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总部位于香港及阿布扎比。 第四范式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56.55港元,升1.9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点数智上市不足八月 迫不及待配股集资3.9亿

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2586.HK)周三公布,以每股11.1港元配售3,540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93%。配售价较多点数智周三收市价每股12.34港元折让10%,集资约3.93亿港元。 多点数智表示,配售是希望可进一步扩大股东基础、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公司拟将集资所得,用于稳定币及区块链的研发投资、完善技术,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去年公司才上市集资6.3亿港元,当时的上市价为30.21港元,首日已大幅下挫54%。本月初公布,将申请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并在HashKey Exchange开设交易账户,双方在数字资产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周四,多点数智开盘升10%报13.58港元,随后股价回软倒跌2%。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已劲挫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