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仅两年的AI制药公司剂泰医药,刚完成最新两轮合共9.5亿元的融资

重点:

  • 从2020年1月成立至今,剂泰医药已经完成了五轮融资
  • 剂泰医药由AI制药领域的独角兽公司晶泰科技孵化,后者的最新投后估值已超过130亿元

莫莉

当人工智能遇上生物医药,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AI医疗影像、AI医疗机器人、AI制药等一系列AI医疗相关的初创公司,透过资本市场给出了答案。作为两大投资热点的交叉领域,同时受到来自AI和医疗行业的资本追捧,AI制药公司近年成为投资者宠儿。尽管商业化前景未明,仍有多家明星基金一掷千金,希望在这一尚处在技术前沿的赛道提前布局。

一家成立仅两年多的初创──杭州剂泰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METiS Pharmaceuticals)上周三(4月6日)宣布连续完成两轮融资,筹资金额共计1.5亿美元(9.54亿元),这是中国AI 制药领域今年以来的最高融资额。投资方背景星光熠熠,最新的融资由人保资本、国寿股权领投,红杉中国、招银国际、光速中国与峰瑞资本等新旧股东跟投。

从2020年1月成立至今,剂泰医药已经完成了五轮融资。有报道说,它在去年11月的估值已达6亿美元,比不少已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的市值还高,相信经过最新的两轮融资后,其估值会更上一层楼,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有机会上市。

在AI 制药领域,剂泰医药专注于AI药物及递送系统开发,是全球首家以人工智能驱动“制剂优化”,通过制剂改进原药性质,从而提升新药开发效率的公司。

具体来说,剂泰医药通过自主研发的高通量的自动化实验平台,获得了不同的药物递送的剂型、递送途径产生的大量物理参数和数据,再基于这些数据,了解分子是如何与辅料、递送的载体产生交互作用、如何在人体中实现拓展性。结合数据驱动的 “AI算法”跟进建模,预测在特定微环境下的小分子和核酸药的理化和生物特性,可以更快速、全面、智能地找到制剂优化条件,从而加速复杂分子药物的临床推进。

“制剂优化如同设计火箭,药物分子本身是炸药,需要被定向输送到病灶,路线中避免伤及无辜,而制剂就是这个为药物分子保驾护航的高精度火箭,” 剂泰医药首席执行官赖才达在一次采访中解释道。

成本低开发期短

相较于研发创新药,制剂优化的成本更低、开发周期较短而且风险更低,因为这是对已知药物的递送方式进行改进,或是采用“老药新用”的方式研发制剂创新药。剂泰医药披露,公司现已申请了多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专利技术,并布局多条小分子和核酸研发管线,其中进展较快的管线,预期于2023年开展关键性临床试验。

剂泰医药能在创立短时间内,就获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与其豪华团队及创始法人的背景不无关系。公司首席执行官及创始人赖才达曾任职于诺华(NOVN.SWX)的研发中心,专长于药品制程及新药数字化战略;美国公司总裁兼研发负责人陈红敏为美国工程院院士,曾担任Kala制药(KALA.US)的首席科学官,并带领Kala制药于纳斯达克上市。

此外,剂泰医药是由AI制药领域的独角兽公司晶泰科技孵化,后者在概念形成、验证(包括底层算法)和平台搭建等过程中给予剂泰医药支持。晶泰科技成立于2014年,专注利用AI技术发现药物分子,2021年8月完成4亿美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130亿元。

AI制药已经成为制药领域的新晋热门赛道。全球2019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的药企,如今均已在AI领域与不同初创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目前,剂泰医药已先后与华海药业(600521.SH)、博腾药业(300363.SZ)与康芝药业(300086.SZ)等多家国内上市药企达成合作,共同进行药物制剂处方研发、制剂工艺研究开发等。

不过,国内多数AI制药企业还处于投产研发阶段。但是,无论是仿制类还是原研药、创新药,其药物研发管线金额都偏高。艾瑞咨询的报告指出,尽管当前乃至未来5年内,AI制药企业获取的药物研发管线数量有限,但少数量的管线收入较为可观,且随着研发效率的提升、合同“里程碑”任务的完成,未来收入将实现翻倍增长。据艾瑞建模测算,2020年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仅为8,163万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74亿元,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可达56.8%。

在“老药新用”方面,AI已经初现成果。2020年2月,英国AI制药公司BenevolentAI在《柳叶刀》发表论文,称其研发的AI平台检索海量科学文献后,发现巴瑞替尼(Baricitinib)或可用于治疗新冠,次年7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修订了巴瑞替尼的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治疗部分重症新冠患者。

AI新药仍属概念

2020年2月,美国AI制药公司Schrödinger(SDGR.US)作为行业内首家上市企业,挂牌首日上涨68.47%,随后股价一路上扬,最高曾于2021年3月上涨至117美元,较发行价17美元涨近6倍。由于Schrödinger尚未实现盈利,其市销率约为17倍。

中国暂未有AI制药公司成功上市,但是在发展更为成熟的AI医疗影像、AI医疗大数据领域,已有多家企业挂牌,包括2021年在港交所上市的医渡科技(2158.HK),为医院等客户提供医疗数字化服务;至于鹰瞳科技(2251.HK)主要提供AI医疗影像服务。不过,这两间企业在挂牌后股价便一路下行,目前市销率均为16倍,可见市场愿意给予这个富有潜力行业颇高的估值。不过,剂泰医药未有提供任何销售及运营资料,暂时较难评估其合理市值。

尽管制药界对AI 寄予厚望,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一款由AI发现的新药成功上市,它能否帮助人们以更低的成本更快找到新药,仍需时间检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价格战叠加广告大减 汽车之家季度收入四连跌

这家汽车交易服务商二季度毛利率骤降逾10个百分点,营收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重点: 在惨烈的价格战下,中国汽车制造商及经销商大幅削减广告预算,汽车之家二季度营收下滑约6% 公司6月上线核心交易平台海外版,旨在借力中国全球汽车出口榜首的发展势头   阳歌 面对去年下半年开始失速的业绩,中国最大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正将目光转向海外寻求突破。在披露截至6月的季度营收连续四季萎缩的同时,公司宣布已于6月上线网站海外版。 汽车之家核心客户群——汽车制造商与经销商,在持续逾年的惨烈价格战中大幅削减营销预算,致其广告服务收入遭受重创,当季同比大跌36%。公司高管指出,政府今年已出台措施缓和价格战,乐观预测下半年形势可能好转。 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成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中,当季唯一实现增长的亮点。结合线索服务收入11%的跌幅,前者本季反超后者,跃升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实事求是地说,汽车之家当下仍是中国低迷车市中少数具备潜力的公司。主要源于其坚守轻资产商业模式,意味公司完全不承担库存风险,有效规避中国车市剧烈波动的影响。 公司收益主要源于交易及广告衍生的服务费用。从交易维度看,汽车之家应具有相对优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约1,560万辆,同比增幅超10%。 尽管中汽协未公布汽车均价数据,但价格战导致上半年车价下行已是不争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五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下滑12%。价格下行或通过拉低单辆车交易佣金冲击汽车之家的收益,正如公司所指,利润大跌也导致众多车企大幅削减广告开支。 投资者对财报反应相对积极,周四汽车之家的美股收涨0.26%。公司股价年内3.5%的涨幅看似平淡,却显著优于通用、大众的合资伙伴上汽集团(600104.SH)17%的跌幅,以及丰田、本田的合资伙伴广汽集团 (2238.HK; 601238.SH) 在港股的7.3%跌幅。 虽处境不稳,汽车之家15倍的远期市盈率仍显坚挺,与美股同行CarGurus(CARG.US)16倍水平相当。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分析师群体对汽车之家持相对谨慎态度。在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3位分析师中,有9位给予该公司“持有”评级。 出海新举措 下文将聚焦汽车之家业务底层逻辑,首先看似乎未获投资者热捧的出海新举措。公司CEO杨嵩透露,平台新版海外网站已覆盖52个中国出海汽车品牌的1,900余款车型数据,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 汽车之家正试图搭乘中国车企海外销售提速的东风,这股推动中国超越日本登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浪潮,部分源于二十年产能扩张积累的严重过剩。 “当前业务覆盖六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内地及香港、泰国、沙特阿拉伯、英国、澳大利亚和巴西,” 杨嵩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认为此类海外布局将成为我们业务新的增长曲线。” 在本土市场,汽车之家持续承压,二季度营收同比下跌5.9%至17.6亿元(约合2.4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7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骤降逾三分之一至2.79亿元,仅占总营收的16%;线索服务收入下滑11%至7.33亿元;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增长21%至7.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跌逾10个百分点至71.4%,去年同期为81.5%。公司管理层将之归因于“在下沉市场推广创新业务引发交易成本攀升”,但未详述细节。未来几个季度该指标能否企稳,势必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 14%的运营开支降幅,部分对冲了毛利率下滑。雇员规模缩减或是重要因素,汽车之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员工总数4,360人,较上年同期的5,078人减少14%。但最终净利润仍同比萎缩22%至3.99亿元,上年同期则为5.10亿元。 展望后市,汽车之家预期下半年价格战趋缓,有助提振广告及线索服务业务。然而,当前价格战本质是中国经济疲软抑制消费信心。尽管低价能刺激部分消费,唯有经济企稳与消费主导型增长动能回归,方能推动国内车市重归健康发展轨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第四范式配股集资13亿港元 用于稳定币 RWA等研发投资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公司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四公布,将配售2,590万股H股予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8.07%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数目4.98%,每股配售价50.5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55.45元折让8.93%,集资13.08亿港元(1.07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50%用于在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开展具备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相关研发投资;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上述新兴领域的潜在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认购人为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由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总部位于香港及阿布扎比。 第四范式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56.55港元,升1.9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点数智上市不足八月 迫不及待配股集资3.9亿

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2586.HK)周三公布,以每股11.1港元配售3,540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93%。配售价较多点数智周三收市价每股12.34港元折让10%,集资约3.93亿港元。 多点数智表示,配售是希望可进一步扩大股东基础、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公司拟将集资所得,用于稳定币及区块链的研发投资、完善技术,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去年公司才上市集资6.3亿港元,当时的上市价为30.21港元,首日已大幅下挫54%。本月初公布,将申请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并在HashKey Exchange开设交易账户,双方在数字资产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周四,多点数智开盘升10%报13.58港元,随后股价回软倒跌2%。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已劲挫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国数据分拆数据中心 以REIT模式上市集资24亿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 周三表示,已完成分拆包括中国内地数据中心在内的项目,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模式在上海上市。 万国数据表示,本次发行吸引投资者浓厚兴趣,其中散户部分录得455倍超额认购,机构投资者配售部分录得165倍超额认购。早前报道,公司计划发售8亿股,每股定价3元,预计募资金额约24亿元。 万国数据称,上述证券以“南方万国数据中心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508060.SH) 之名,预计8月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周三,万国数据在美挂牌的股价收涨1.1%,公司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61%。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