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Device eyes Hong Kong listing amid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llenges

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芯片设计商兆易创新,正申请在香港挂牌

重点:

  • 2024年净利润虽然按年大增,但仍远低于2022年的水平
  • 估值比国际同业贵,业务或受美国断供芯片设计软件影响

 

白芯蕊

原先在内地上市的美的集团,去年9月来港上市掀起新股热潮,加上宁德时代在香港挂牌获热烈追捧,令多间内地已上市企业跟随,其中已在A股上市的芯片设计公司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3986.SH),最近也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请,为进军港股铺路。

主力发展专用型存储及MCU芯片的兆易创新,2005年由董事长朱一明及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成立,2012年12月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引入香港赢富得,随后在2016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目前大股东为朱一明,持有6.89%的股权,香港赢富得为第二大股东,持股量1.97%。香港赢富得的大股东则是独立第三方舒清明。

周期起跌频密

集成电路为半导体行业之一,受惠人工智能及电动车急速发展,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3,562亿美元,升至2024年的5,1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7%,在AI等投资急速扩张下,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9,003亿美元。

虽然整个集成电路行业持续增长,但细分行业表现却有不同,尤其兆易创新主攻的存储芯片,该行业具有一定周期性,单是过去20年中,平均约4年便出现一个行业盛衰周期。

自2022年起,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减弱,加上2023年存储芯片厂商持续扩大产能,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令市场竞争变得激烈,拖累存储芯片价格跌入谷底,要到2024年人工智能应用增加,行业需求才好转,令存储芯片市场气氛回升,展现新一轮增长。

兆易创新主要收入来自专用型存储芯片及MCU,分别占集团2024年总收入70.6%和23%,也占兆易创新去年毛利79.7%和23.6%。所谓专用型存储芯片包括Flash和利基型DRAM,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应用、通讯及汽车电子等,负责储存资料。至于MCU则是与内存(Memory)、计时器及其他功能电路,整合在单一芯片上,与个人计算机上中央处理器(CPU)的能力相似。

受惠人工智能应用增加,加上手机行业需求回暖,兆易创新2024年收入按年升27.7%至73.56亿元,当中收入占比达七成的专用型存储芯片,去年收人升27.4%至51.94亿元,配合该业务毛利率按年大增7.3个百分点至40.3%,带动兆易创新2024年净利润达11.02亿元,按年急升584%。

芯片均价续下滑

虽然兆易创新2024年净利润急升,但与2022年净利润20.53亿元相比,其实是下滑46.3%。此外,占兆易创新两大业务,即专用型存储芯片及MCU业务,其平均售价持续下滑,当中专用型存储芯片均价由2022年的2.14元,大降至2024年的1.46元,跌幅达31.8%;MCU则由2022年均价8.22元,大幅下滑至4.13元,即几近腰斩。

值得留意的是,兆易创新业务易受中美关系影响,尤其是其身处芯片行业,需要用到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奈何EDA软件国产化亦不足,全球行业龙头为美国Cadence、Synopsys及西门子旗下的美国公司Mentor Graphics,上述三家企业便占全球EDA市场份额46%、32%和14%,即合共92%。

兆易创新在上市申请文件风险因素中披露,EDA软件供应商最新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知,终止向中国供应EDA软件,或会对兆易创新设计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整体来讲,兆易创新虽然身处半导体行业,业务主要集中在存储芯片,但最大问题是未能做到英伟达(NVDA.US)最需要的高频宽存储器(HBM),故未能踏上数据中心快速扩建增长的热浪;相反兆易创新存储芯片目前主要集中用于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产品,易受到行业周期性影响,从而业绩大幅波动。

另一方面,目前存储芯片两大龙头为韩国SK海力士(000660.KS)及三星电子(005930.KS),两家企业目前预期市盈率分别为6倍及12倍,相反兆易创新目前在内地上市预期市盈率已达49.7倍,意味估值已高一大截,若按此估值在港上市,股价被炒高难度甚高,除非能打入高端存储芯片市场,否则目前水平的值博率有限,反之上市后股价受压机会更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otti runs coffee shops

掀起中国咖啡战三年 库迪疲态毕现

这家国内第二大咖啡连锁企业去年高调宣称,将在今年底前开设5万家门店,如今声势已大幅减弱 重点: 截至今年8月,库迪咖啡仅拥有1.5万家门店,距其今年底5万家的目标相去甚远 今年早些时候,公司纽约首店开业之际,竞争对手瑞幸咖啡也同步入局    谭英 当中国流行文化试图为现代企业的“你死我活”竞争策略寻找历史注脚时,两千年前的三国时代常被援引为参照。那段群雄逐鹿的岁月最终在西晋实现大一统,但前提是经历多轮惨烈的混战。 随着中国咖啡战火蔓延海外,国内两大领军者瑞幸咖啡(LKNCY.US)与库迪咖啡正将战局推向全球。即便如此,主战场仍在中国本土,这里不仅要迎战星巴克(SBUX.US)等国际巨头,更需直面数十家海内外对手。 尽管今年初进军纽约的营销声势浩大,但在这场对阵瑞幸与星巴克的现代“三国之战”中,库迪咖啡显露后劲不足之势。 库迪与瑞幸在纽约的首店几乎同期开业,前者5月登陆布鲁克林及唐人街,本月再布点中城区;后者6月在中城开出两家美国首店。双方均迅速摒弃国内9.9元(约合1.4美元)的低价策略,转为采用3.5至7美元的星巴克式定价。 今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最大咖啡出口国巴西加征50%关税,导致美国咖啡价格飙升,两家企业似乎不以为意。但深层次看,两大咖啡新锐的真正战场在中国及更靠近本土的亚洲,星巴克等西方连锁品牌在此并无主场优势。 据研究公司Grand View Horizon数据,2024年东南亚、东亚及南亚咖啡市场规模高达642亿美元(含中国市场30亿美元),预计2025至2030年年均增长率达6.2%。这使得亚太市场几乎与美国676亿美元体量持平,后者同期年均增速预计仅为5.2%。 诚然,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剧情正被复刻,亚洲其他地区正快速成为这场现代咖啡“三国之战”的新主战场。 两大品牌均以亚洲市场开启出海征程。瑞幸2023年在新加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目前在当地门店超60家;成立一年后,库迪2023年11月即在中国香港布局,次月迅速进军泰国及马来西亚,门店遍及韩国、印尼、日本、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 5万门店势难达标 作为市场后来者,库迪在国内尤其处于相对劣势。但在全球舞台,双方竞争态势更趋均衡,库迪的海外拓展速度已先行于对手。 凭借强劲增长,瑞幸已成资本宠儿,这主要受益于其疾速扩张。最新财报显示,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同比飙升47.1%至124亿元(合1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劲增43.6%至12.5亿元。其门店总数超2.6万家,绝大多数位于中国。 横向对比,星巴克全球门店3.2万家,6月底中国门店数达7,828家。但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巨头正进行美国业务重组,且与中国当前精打细算的消费群体脱节,使其在最新版咖啡“三国之战”中基本处于观望状态。 与此同时,库迪先前的扩张计划也遭遇困境。2024年,公司宣布计划在今年底,大约在其开业的同一时点,运营5万家门店。成立仅两年,库迪2024年10月便开出第10,000家门店,展现迅猛势头。 不过,官网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库迪全球28国门店仅达1.5万家。更有媒体披露,其中3,000家门店至年中仍未开业。即便这些门店全部运营,总量仍不及其承诺的2025年底目标的三分之一。除纽约开店等零星宣传,公司近期的推广活动已较首年明显减弱。 陆正耀、钱治亚两位瑞幸前联合创始人,因涉嫌主导数千万美元销售造假丑闻离职后,2022年10月创办库迪。据悉,这段“黑历史”令该公司当前激进的扩张计划融资受阻。 重资产布局或是库迪早期信心来源。去年11月,首席战略官李颖波在行业会议上透露,公司在安徽建成中国最大咖啡烘焙基地,年加工产能4.5万吨。瑞幸2024年也在临近上海的的昆山市,投产年烘焙量3万吨的工厂。 作为非上市公司,库迪仅零星透露财务状况。公司宣称今年4月联合外卖新军京东推出配送补贴,活动期间订单量破亿杯。据内部会议消息,陆正耀表示超過90%标准店型中,净利润逾1万元。 李颖波在近期加盟商会议上披露,5月单店月均经营现金流达2.7万至2.8万元,同比增40%。自2月起,库迪力推便利店式新加盟模式,同时售卖冰淇淋、方便面、瓶装饮料、热食及盒装简餐,以此区别于星巴克、瑞幸的传统咖啡专营形态,并宣布将在第三方超市设咖啡吧台。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价格战压力,瑞幸过去一年悄然提价以遏制毛利率下滑。但库迪释放持久战信号,其与非洲生产商签订长期供应合约。星巴克持续进行的中国业务转型更赋予这幕现代“三国之战”变局新注脚,预示咖啡战终局来临前,必将经历更多峰回路转的剧情演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alla does games

雅乐科技借中核游戏开新篇章

这家中东社交媒体与游戏公司计划于本季度推出首批两款中核游戏,后续还将发布自主研发的“肉鸽”游戏 重点: 雅乐科技披露将在九月前推出两款自研中核游戏,年末将追加一款自研作品及授权游戏 自三月以来,这家主营社交媒体与休闲游戏的公司股价已翻倍有余,投资者押注中核游戏新战略将激活雅乐营收增长    阳歌 历经逾年筹备打磨,中东及北非地区领先社交媒体与游戏企业雅乐科技(YALA.US)即将迎来崭新阶段。 据其周二发布的最新季报显示,成立九年的雅乐依托聊天服务与休闲游戏吸引地区用户,截至六月末平台月活用户(MAU)超4,240万。公司也开始尝试更硬核的游戏领域,旨在开拓新增长极——聚焦那些愿为游戏重金投入的玩家群体。 最新财报披露,公司正整合中东及北非地区的市场优势资源(包括渠道分发、文化认知及本土人脉),同时将积淀的经验运用于本季度即将发布的两款中核游戏。同时规划年内向硬核玩家推出更多新作,并暗示未来可能对旗下Yalla Ludo休闲游戏平台进行革新。 当前业绩延续了近年趋势:成熟业务获个位数营收增长;效率提升与成本管控驱动利润强劲增长;公司今年启动激进股份回购,可能会突破原定5,000万美元回购目标。 市场热度催动雅乐股价自三月起翻倍飙升。不过周二季报发布后股价下挫4%,或显露投资者对中核游戏面世日渐迫切的期待。尽管经历了大涨,其美股存托凭证(ADS)的市盈率仍在10倍左右,略低于体量相当的Pinterest(PINS.US)的12倍估值,较大幅落后网易(NTES.US; 9999.HK)的19倍市盈率。若新游首战告捷,股价仍有上行空间。 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中透露,本季拟推的两款“三消”类中核游戏已进入“最终调优阶段”,并强调两款产品瞄准“差异化用户圈层”。公司同时宣布将于第四季度推出自研“肉鸽”游戏。 雅乐早前披露正与第三方开发商合作,拟借助在中东地区的优势,通过授权协议引进游戏。该战略初见成效,公司透露旗下分发部门正筹备发行某开发商的硬核游戏,但未明确时间表。 雅乐科技董事长杨涛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游戏业务战略,强化外部合作与分发能力,有效推进产品矩阵多元化。” 加速信号 公司最新财报多维度显露游戏业务扩张迹象。最显著体现为当季研发开支激增28.6%,主要源于游戏开发团队扩容。 市场正密切关注中核新游创收能力。而现有休闲游戏表现强劲:二季度收入劲增17%至3,070万美元,创2023年四季度以来最高增幅。 游戏及聊天业务合力贡献本季总收入8,46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8,120万美元增长4.1%。公司预测三季度营收在7,800万至8,500万美元区间——需指出其财报预测一贯保守,实际业绩常超预期且幅度可观。 当焦点聚集中核新游时,杨涛同时暗示旗下Yalla Ludo休闲游戏或将变革:“本季正值雅乐创立九周年。作为旗舰产品及中东及北非领先的休闲游戏平台,Yalla Ludo生命周期有望延至10-15年或更久。”他补充称公司正探索布局在线本地服务,但未透露细节。 雅乐还通过与迪拜经济旅游局联合品牌活动及最新ESG来彰显其本土化战略布局。 除游戏研发投入增加外,公司在多数领域严守财务纪律,助推季度净利润率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至43.2%。净利润增速因而远超营收,同比增长16.4%至3,650万美元(上年同期:3,140万美元) 公司同步更新激进的股票回购计划,该计划或是其近期股价的重要支撑要素。其曾计划2025年回购约5,000万美元ADS,财报电话会披露上半年已完成4,100万美元回购。杨涛就此表态:“公司预计将达成甚至突破全年目标。”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价格战叠加广告大减 汽车之家季度收入四连跌

这家汽车交易服务商二季度毛利率骤降逾10个百分点,营收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重点: 在惨烈的价格战下,中国汽车制造商及经销商大幅削减广告预算,汽车之家二季度营收下滑约6% 公司6月上线核心交易平台海外版,旨在借力中国全球汽车出口榜首的发展势头   阳歌 面对去年下半年开始失速的业绩,中国最大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正将目光转向海外寻求突破。在披露截至6月的季度营收连续四季萎缩的同时,公司宣布已于6月上线网站海外版。 汽车之家核心客户群——汽车制造商与经销商,在持续逾年的惨烈价格战中大幅削减营销预算,致其广告服务收入遭受重创,当季同比大跌36%。公司高管指出,政府今年已出台措施缓和价格战,乐观预测下半年形势可能好转。 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成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中,当季唯一实现增长的亮点。结合线索服务收入11%的跌幅,前者本季反超后者,跃升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实事求是地说,汽车之家当下仍是中国低迷车市中少数具备潜力的公司。主要源于其坚守轻资产商业模式,意味公司完全不承担库存风险,有效规避中国车市剧烈波动的影响。 公司收益主要源于交易及广告衍生的服务费用。从交易维度看,汽车之家应具有相对优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约1,560万辆,同比增幅超10%。 尽管中汽协未公布汽车均价数据,但价格战导致上半年车价下行已是不争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五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下滑12%。价格下行或通过拉低单辆车交易佣金冲击汽车之家的收益,正如公司所指,利润大跌也导致众多车企大幅削减广告开支。 投资者对财报反应相对积极,周四汽车之家的美股收涨0.26%。公司股价年内3.5%的涨幅看似平淡,却显著优于通用、大众的合资伙伴上汽集团(600104.SH)17%的跌幅,以及丰田、本田的合资伙伴广汽集团 (2238.HK; 601238.SH) 在港股的7.3%跌幅。 虽处境不稳,汽车之家15倍的远期市盈率仍显坚挺,与美股同行CarGurus(CARG.US)16倍水平相当。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分析师群体对汽车之家持相对谨慎态度。在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3位分析师中,有9位给予该公司“持有”评级。 出海新举措 下文将聚焦汽车之家业务底层逻辑,首先看似乎未获投资者热捧的出海新举措。公司CEO杨嵩透露,平台新版海外网站已覆盖52个中国出海汽车品牌的1,900余款车型数据,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 汽车之家正试图搭乘中国车企海外销售提速的东风,这股推动中国超越日本登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浪潮,部分源于二十年产能扩张积累的严重过剩。 “当前业务覆盖六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内地及香港、泰国、沙特阿拉伯、英国、澳大利亚和巴西,” 杨嵩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认为此类海外布局将成为我们业务新的增长曲线。” 在本土市场,汽车之家持续承压,二季度营收同比下跌5.9%至17.6亿元(约合2.4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7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骤降逾三分之一至2.79亿元,仅占总营收的16%;线索服务收入下滑11%至7.33亿元;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增长21%至7.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跌逾10个百分点至71.4%,去年同期为81.5%。公司管理层将之归因于“在下沉市场推广创新业务引发交易成本攀升”,但未详述细节。未来几个季度该指标能否企稳,势必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 14%的运营开支降幅,部分对冲了毛利率下滑。雇员规模缩减或是重要因素,汽车之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员工总数4,360人,较上年同期的5,078人减少14%。但最终净利润仍同比萎缩22%至3.99亿元,上年同期则为5.10亿元。 展望后市,汽车之家预期下半年价格战趋缓,有助提振广告及线索服务业务。然而,当前价格战本质是中国经济疲软抑制消费信心。尽管低价能刺激部分消费,唯有经济企稳与消费主导型增长动能回归,方能推动国内车市重归健康发展轨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第四范式配股集资13亿港元 用于稳定币 RWA等研发投资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公司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四公布,将配售2,590万股H股予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8.07%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数目4.98%,每股配售价50.5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55.45元折让8.93%,集资13.08亿港元(1.07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50%用于在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开展具备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相关研发投资;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上述新兴领域的潜在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认购人为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由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总部位于香港及阿布扎比。 第四范式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56.55港元,升1.9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