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maojiu's Tai Er chain starts to fade

受益于业务恢复正常并继续快速扩张,九毛九上半年营收增长超50%

重点:

  • 九毛九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至28.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51.7%,也远高于2021年的水平
  • 这家餐厅运营商的核心品牌太二去年表现疲软,暗示出这家时髦的连锁店可能开始衰退

  

阳歌

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22.HK)发布的最新正面盈利预警公告延续了中国的餐厅行业近期的趋势——在经历了去年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后,它们正在从巨大的打击中强劲反弹。但对于中国各地面向消费者的公司来说,反弹状况却很不均衡。

随着中国在2022年底取消严格的“清零”政策,中国消费者掀起一波“报复性消费”浪潮,几乎所有此类公司都在今年前两个月出现了良好的反弹。但之后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反映出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消费者变得日益谨慎。

处于消费者食物链顶端的公司,如房地产开发商、汽车制造商,甚至智能手机制造商,在经历了最初的热潮之后,从3月左右开始销售急剧疲软。与此同时,食物链下游的企业,包括普通餐馆、超市和日用品销售商,表现依然相对较好。

九毛九属于后一种,它的核心品牌是专门做“酸菜鱼”的时尚连锁太二,人均消费约为10美元(71元)。对于越来越精打细算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这些“小奢侈”可能依然消费得起,尽管这些消费者正在控制在汽车和智能手机等更昂贵的商品上的支出。

由于业务避开了3月后经济放缓的大部分影响,九毛九表示,预计2023年上半年将录得收入28.8 亿元或更多,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51.7%。最新数据也明显高于该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报告的20亿元,当时新冠疫情在中国仍相对可控,餐馆大多被允许正常营业。

相比之下,去年随着地方政府为了遏制高度传染性的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而最后一搏,九毛九的餐厅平均被迫关门或限制服务达38天,时间占比超过10%。

九毛九称,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也从上年同期的5,770万元增长近三倍,达到不少于2.2亿元。最新的半年利润也较该公司2021年上半年报告的1.86亿元有显著增长。

九毛九将强劲的业绩归因于上半年业务的恢复正常。它同时也认为是持续大举扩张的功劳。截至6月底,其门店数量已增至621家,较去年同期的475家餐厅增加了31%。该公司定于下月发布更详细的中期业绩。

初步的成功滋味足以激发投资者对九毛九股票的兴趣。公告发布后,该股周三上涨6.8%。不过,该股在过去52周内下跌了约20%。 尽管如此,该股自2020年IPO以来表现得相当不错,最新收盘价13.92港元,较6.60港元的IPO价格大约翻了一番。

酸菜不再香了?

虽然最新的趋势看起来很稳定,但还不清楚消费者当前的谨慎态度是否会继续沿着食物链蔓延,进而影响到九毛酒这样小小奢华的提供者。

与此同时,该公司也显示出了一些令人略微担忧的迹象,表明其核心的太二连锁(过去几年已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可能正在时尚人群中失去光彩。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餐饮业中,这种发展道路在前景看好的连锁中司空见惯,之前也曾重创过时髦的海底捞(6862.HK)火锅连锁,后者在高速扩张后遇冷。

太二在扩张方面也遵循着类似的轨迹,但显然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该品牌是否会失去食客的青睐。截至去年底,九毛九共有556家餐厅,该连锁店占80%以上。九毛九去年全年新开餐厅120家,其中太二餐厅达102家。

但去年,该品牌似乎比九毛九最初的同名品牌九毛九餐厅遭受的损失更大,暗示太二的受欢迎程度正在下降。太二去年全年的同店销售额暴跌22.3%,大约是九毛九门店11%跌幅的两倍。太二在前一年已经显露出了表现不佳的迹象,2021年同店销售额仅增长5.7%,再次远远落后于历史更悠久的九毛九品牌 24.5%的增长。

与此同时,太二的翻台率也从2021年的3.4次大幅下降至去年的2.6次。随着该连锁店各项数据的下降,其门店层面的营业利润率去年下滑至14.3%,较2021年的21.8%下降逾7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九毛九餐厅的利润率表现要好得多,尽管经营环境充满挑战,但去年与上年持平,为12.9%。

投资者尚未对太二和九毛九失去希望。该公司的远期市盈率为27倍,与海底捞和规模大得多的百胜中国(YUMC.US;9987.HK)持平,后者是肯德基和必胜客餐厅在中国的运营商 。它们都远远领先于规模较小的火锅公司呷哺呷哺(0520.HK)的11倍,这反映出了大运营商相较于小同行的溢价。

九毛九也没有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太二这一个篮子里,最近开始积极扩张其新成立的怂火锅连锁,该连锁在公司总门店数量中的占比从2021年底的2%上升至去年底的5%,增加了一倍多。该公司更详细的中期业绩应该会对太二连锁的情况,以及它是否已经过了巅峰并且正在失宠有更多着墨。与此同时,投资者似乎更关注该公司在后疫情时期的总体反弹情况。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omDoc does online healthcare

持续亏损现金流紧绌 石榴云医能否持续经营?

这家线上医疗服务提供商,即使负债规模远超资产,仍拟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至多3,000万美元资金, 重点: 石榴云医计划在纽约募资至多3,000万美元,公司以专注慢性病患者的线上医疗业务吸引投资者 这家公司去年营收与利润率双双提升,但现金流紧张且持续亏损隐忧犹存 阳歌 互联网医疗看似在中国是稳赢赌注,可服务数亿计难以触及集中于大城市优质医疗机构的人群。然而,现实截然不同,因为最需要此类服务的人群,往往互联网素养最为薄弱。 平安健康(1833.HK)及京东健康(1688.HK)等行业翘楚虽已实现盈利,却仍未赢得投资者热捧。上周递交的最新版招股书显示,依然亏损的PomDoctor Ltd.(石榴云医)拟登陆纳斯达克,有望成为中国最新上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商。 该公司提供糖尿病、高血压等需定期诊疗的慢性病服务来打动投资者。这一定位颇具战略眼光,原因是该类疾病往往需要高频复诊,可便捷转为线上模式,以优化医患体验。 不过,石榴云医仍承受较大亏损,且缺乏如平安健康背靠金融巨头平安集团,以及电商巨头京东旗下的京东健康,这样的强力财务支持者。正因如此,审计机构在公司存续能力问题上提出担忧,招股书标准风险因素章节将此列为重大隐患。 尽管石榴云医欲效法平安健康与京东健康,但名不见经传的医道国际(ETAOF.US)却提供了反面教材,后者2023年通过SPAC模式上市后股价暴跌,且自2022年报后至今未披露任何财报。 与2020年才创立且企图并购扩张的医道国际不同,石榴云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其根基更为稳固。2015年,其移动端平台上线,在新兴的互联网医疗领域堪称先行者。鉴于慢性病需周期性复诊开药,该公司最终锚定这一赛道。 “我们战略性地聚焦该领域,因为慢性病病程至少持续一年,且难根治、易引发并发症、需持续医护,”公司称,“患者对高频复诊及药物购买存在高度刚性需求,这使能维系长期稳定医患关系的平台赢得竞争优势。” 石榴云医计划以每股4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500万份美国存托股份(ADS),按上限计募资额达3,000万美元,或成今年中资企业华尔街最大IPO之一。按此定价区间,该公司市值将达4.72亿至7.08亿美元,在美新上市中资企业中,也属较高水平。 估值激进 石榴云医的商业模式与融资方案看似合理,但其实际财务数据却呈现不同景象。简言之,相较规模更大的同业平安健康、京东健康,该公司依然亏损且财务根基不稳,但估值目标颇为激进。 石榴云医称其网络截至去年末汇聚了21.28万名医生,近70万名患者,位居中国互联网医院第六。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医生自带患者资源,意味平台医患关系相当稳固。用户消费也持续提升,去年每位患者年均消费额同比增长7.3%至766元人民币(107美元),2023年为714元。 但光鲜表象难掩财务脆弱性,公司近两年现金持续流出,去年净流出1,610万元;去年公司总负债5.46亿元,远超4,660万元总资产;截至去年末,现金储备仅765万元(约100万美元)。 去年,公司营收3.43亿元(2023年为3.05亿元),同比增12.5%,表现尚可;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12.7%升至13.9%。但财务薄弱,去年亏损3,740万元,2023年则亏损3,690万元。上市募资虽可稳定财务状况,但能否成功上市仍存变数。 石榴云医坦言,此类隐患致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有重大疑虑”,这被列为招股书标准风险因素章节的首要条目。该公司补充称,已通过今年总计约1,400万元的系列贷款应对此问题,尽管部分融资利率偏高。 估值问题亦显激进,公司的目标市值对应的市销率约10-15倍,显著高于平安健康及京东健康约2.2倍估值水平,后两者毛利率更高,且均已实现盈利。 归根结底,据招股书援引的第三方数据,2027年中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53万亿元,石榴云医的商业模式本具潜力,如果不是财务根基不稳,其发展前景可期。上市虽能大幅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升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几率,但过高估值或令投资者退避三舍,或导致上市计划功败垂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look set for IPO

Klook上市弃港选美 拟筹5亿美元势成集资王

据媒体报道,这家聚焦年轻消费群体的中国香港在线旅行社,正计划短期提交纽约上市申请,拟筹资最多5亿美元 重点: Klook正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有望成为自霸王茶姬融资4.75亿美元以来,今年中资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IPO 此次上市可能使这家立足中国香港、专注年轻客群的在线旅行社估值突破30亿美元 阳歌 谁说中资企业不再谋求赴美上市? 彭博社周四报道,香港在线旅行社Klook Travel(客路旅行)正筹备申请赴美上市,募资规模或达5亿美元。若顺利成行,该交易将打破高端茶饮连锁霸王茶姬4月募资约4.75亿美元的纪录,成为今年中国企业在华尔街最大规模IPO。 公司名称源于“keep looking”的客路,虽未就融资计划置评,但其健谈的联合创始人曾透露,考虑在香港或纽约上市,且随时可推进。包括彭博最新报道在内的多方信源显示,公司拟募资3亿至5亿美元。 据彭博报道,公司正与财务顾问推进合作,可能很快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保密方式提交上市申请。在中资企业日益弃美赴港的背景下,Klook此番赴美IPO堪称逆势之举。 Klook完全具备操盘大规模募资的资质,公司三位联合创始人中两位拥有投行履历,其投资方涵盖多家全球顶级机构。更重要的是,创始人身为千禧一代,深谙Z世代等核心客群的消费心理。 这使得Klook有望成为年轻旅行者的时尚新选择,其服务体验超越Booking(BKNG.US)、Expedia(EXPE.US)等传统巨擘及携程(TCOM.US; 9961.HK)、同程旅行(0780.HK)等国内头部平台的固有模式。 Klook此前披露的财务信息有限,仅确认2023年营收突破30亿美元,且在疫情三年困局后,借“报复性旅游”浪潮实现盈利。公司业务覆盖美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欧洲、东南亚主要国家、以及印度等全球22个不同市场。 尽管尚未公布区域营收细分数据,但过往报道显示其主营亚洲旅游业务。 虽拟首次公开募股,Klook实为2014年创立的行业老兵。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王志豪曾在摩根士丹利效力,后与熊小康及曾在花旗银行任职的林照围共同创立Klook。 高盛、软银、红杉中国等顶级机构共同参与投资。公司迄今完成八轮融资,募资逾10亿美元,最近一次是今年2月获得维恩资本(Vitruvian Partners)1亿美元注资。据此前报道,公司2018年疫情前估值已突破10亿美元。 30亿美元估值成色几何? 最新融资后虽未披露估值,但参照其IPO募资目标,及主要国际对手市销率普遍高于1的现实,30亿美元估值具合理性。对标业务形态相近、市销率1.8的Expedia,Klook以2023年30亿美元营收计,估值可达50亿美元以上。 我们认为,Klook深耕年轻旅行群体的差异化定位,构成独特投资价值,该群体更注重旅途体验而非具体目的地。 尽管年轻客群收入较低,但願意为情感满足型体验付费,这特质在中国市场尤为突出。作为Klook核心市场之一,本土消费者在角色扮演、限量潮玩等“谷子经济”领域投入不菲。 Klook深度布局社媒获客,针对欧美用户主攻TikTok、Instagram,中国市场发力抖音和小红书。核心策略是启用关键意见领袖(KOL),公司此前称合作逾20,000名达人,后者通过佣金及赞助旅行获益,其与TikTok的合作更支持用户直接在平台完成预订。 2023年,Klook各平台的全球月均访问量约7,000万人次中,约70%为千禧一代及Z世代。 规模方面,Klook在提及的全球在线旅行社中已居前列。按2023年营收计,约为深耕国内客群且高度依赖腾讯的同程旅行的一倍,相当于龙头携程的半壁江山。但与热衷谈论国际化却鲜少披露海外业绩的携程不同,Klook展现更强的全球多元化特征。 相较全球布局的主要竞品Expedia及Booking(两者2023年营收分别为Klook的逾3倍和6倍),公司规模仍存差距。 本质而言,Klook实为在线旅游领域充满新意的潜力股。总部位于香港赋予其开拓中国市场的独特通道,同时规避了境外消费者对中资背景的顾虑。其年轻化定位与社媒打法构成差异化优势,伴随核心客群年龄增长及消费力提升,未来增长可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第四范式配股集资13亿港元 用于稳定币 RWA等研发投资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公司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四公布,将配售2,590万股H股予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8.07%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数目4.98%,每股配售价50.5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55.45元折让8.93%,集资13.08亿港元(1.07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50%用于在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开展具备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相关研发投资;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上述新兴领域的潜在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认购人为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由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总部位于香港及阿布扎比。 第四范式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56.55港元,升1.9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点数智上市不足八月 迫不及待配股集资3.9亿

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2586.HK)周三公布,以每股11.1港元配售3,540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93%。配售价较多点数智周三收市价每股12.34港元折让10%,集资约3.93亿港元。 多点数智表示,配售是希望可进一步扩大股东基础、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公司拟将集资所得,用于稳定币及区块链的研发投资、完善技术,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去年公司才上市集资6.3亿港元,当时的上市价为30.21港元,首日已大幅下挫54%。本月初公布,将申请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并在HashKey Exchange开设交易账户,双方在数字资产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周四,多点数智开盘升10%报13.58港元,随后股价回软倒跌2%。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已劲挫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